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1章 三年免税(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天就去找尚书商量商量,让他再给齐誉多拨一些粮,缓解困境。

    小彤却是轻轻一哼,引用历史讽:“在唐时,太宗帝曾问魏征:‘人生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若连逆耳的忠言都听不去,谈何广纳良谏?他自比秦皇汉武,却不知二者乃是豁达之君,他若真是这等小肚的人,倒也不用去比了,低立判!”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嗯?什么登徒

    皇帝皱眉暗叹:我也想免呀,可是国库……

    这也对不上号呀,在印象里,这小很本就不懂武艺,如何教授?

    嗯?此女还擅算学?

    是齐誉吗?

    嗯,教授的不错!

    皇帝闻言脸一冷,不悦说:“孩,以后可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对你来说,没有半照我的估计,那位大人也非常不喜听到这说辞。”

    这……

    算了算了,既然这闺女开讲了,朕就大方一回,免去琼州的三年赋税。

    呵呵,差忘了,他爹齐誉就是算学大家。

    什么!

    “有!”小彤依旧不依不饶,似乎不吐不快,说:“他文治能力不敢恭维,比先帝相比,差得是八丈远了。”

 “唉……”

    好像是哦……

    心低落的皇帝正要漠然离去,忽听齐小彤又:“唉,那条虫失察无能也就罢了,没想到,他还是个不识数的人。”

    你是在说朕吗?

    “不信?我给你算算看!琼州之地约有三十多万人,同分这二十万石粮,每人还划拉不到四十斤!你说,就这么一,能够吃吗?”齐小彤想也不想,随即来。

    皇帝脸一僵,觉耳边似有一群乌鸦呱呱飞过~~

    皇帝一脸茫然,奇:“二十万石粮已经不少了呀,怎么能说是呢?”

    见皇帝一脸茫然,小彤解释:“想当年,在永川府爆发蝗灾时,先帝爷不仅降了罪己诏,还免去了灾区的三年赋税。你再看看这条吝啬的大虫,他只是关心的样,对免税的事却是只字不提!从这一上相比,他远不及先帝爷英明。不过这样一来,可苦了我爹爹了……”

    皇帝很诚恳地,表示受教,然后又怂恿:“那人除了不识数之外,还有其他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对于贫瘠的琼州府而言,绝对属于是雪中送炭,绝渡逢舟。

    不过对于广纳良谏的说法,皇帝还是很认可的,他平复了心再次问:“呵呵,你说说看,那条虫……哦不,是那一位大人,他哪里不识数了?”

    这可是三年的免赋税!

    齐誉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在无意之间帮了自己大忙。

    那问题来了,她的师承到底是谁?

    还有,为什么这么说?

    皇帝正暗赞着自己圣明,耳边突然传来了一位妇人的怒叱声:“好你个登徒!居然敢欺负我家孩!”

    八丈远?那是多远?

    皇帝蓦然一惊,心:这孩不仅武艺湛,还通华夏的历史!通过她这番谈吐不难判,其文采绝对斐然。

    朕怎么又变成不识数的人了?

    一提这事,小彤的气就不打一来,只见她银牙一咬,忿忿不平:“尚书那个死老,居然只给琼州拨调了二十万石粮,就这,还不够的呢。那条虫也真是糊涂,他算也不算,一拍脑门就恩准了!你说,他这不是不识数又是什么?”

    算了算了,不去打听了,一个女娃而已,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这席话是洛渊曾经发过的牢,此时却被小彤引用了过来。

    实事求是来说,自己还真没仔细地去计算过均数,确实是疏忽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