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53(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许多不识字且没看过李东文章的厨对此都有些摸不着脑:怎么他们东家一个两个全要吃这玩意?

    主要是吧,丘濬人缘还不好,为人耿介清直,属于孤臣般的存在,从不会与谁结党,更不会和刘吉那样死抓着权柄不放。

    毕竟十几岁的少年人最听不得辈批判自己朋友,哪里能把亲爹的话听去?更有甚者,亲爹越说不好,他们便越要反着来。

    文哥儿得知这“京师饼贵”的现象,有些咋李东的影响力。

    事实上朱祐樘心里还有别的想法。

    朱祐樘多吃了半碗面,瞧见殿也烧着火炉,便叫人送了些片薄了的蒸饼来,对张皇后:“我们也来尝尝这酥琼叶到底是不是当真‘嚼作雪声’。”

    文哥儿只是慨了一,也没太放在心上。主要是他这个岁数也没到需要写诗文的年纪,暂时还不想去蹭大佬文气。

    李家家祖上是靖难功臣,早已定居京师,所以他们有就地学的资格。

    接着他还地给李兆先分享起鞭笞放剁之类的国监监生日常行为守则,并表示这是他老师谢迁说的。堂堂谢大学士,绝对不会说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兆先:“………………”

    许是他这段时间拒绝的次数太多,他那群好友已经不怎么来找他玩了,这次回府学后少不得要多请几次客弥补一

    朱祐樘被问倒了仔细回忆了一:“应当十来岁了李学士文章里还写他过去去胡闹来着。”

    算算丘濬的年纪,等他好真正适合的阁人选、挨个把不想再用的人踢阁,丘濬也差不多该致仕了,正好可以平平稳稳地完成过渡。

    文哥儿却是没说过他朋友半句不好。

    比起好友们喝的那些辣的酒,倒是文哥儿带来的兰雪茶更对他胃

他在饭桌上提起李东语气不免多了几分亲厚。

    这况一般可以称为青叛逆期。

    李兆先愣了愣,笑着和他来了个击掌。

    李兆先:“我们府学得倒没国监严,不过外人还是不能随便去的。你要是真兴趣,等我回府学后问过先生再捎你去玩玩。”

    一大一小两只手掌在半空中拍了“啪”地一声。

    丘濬学问过人朱祐樘听了他几次课对他渊博的学识非常佩服。

    “那我们说好了!”文哥儿睛倏然亮了起来,地举起小短手邀李兆先和他击掌为誓。

    文哥儿还没去过顺天府学,听李兆先告别时说的话,顿时来了兴趣:“顺天府学在哪儿?远吗?许旁人去玩儿吗?”他觉得玩儿这个词用的不太妥当,很快又改了,“许小孩儿去受府学郁的求学氛围吗?”

    丘濬资历老学问,办事本领不差,对朱祐樘来说一直是个很不错的过渡阁老选择。

    难得朱祐樘有这样的兴致,张皇后自是笑着奉陪。

    李东这一篇文章,当真叫平日里瞧着平平无奇的蒸饼在京师了次名。

    李兆先第一次怀疑起自己的光来。

    文哥儿还和李兆先慨,国监他已经去过了,属于去了一次不想再去的地方。顺天府学应该没那么可怕吧!

    这恰好就是朱祐樘需要的一杆枪。

    与朱祐樘夫妻俩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个好风雅的文人,更是一个两个开始为难起家里的菜刀,都想着要把蒸饼片多薄才有‘琼叶’的味

    横看竖看,跑去蹭这玩意的结果都是加作业警告。

    闹过了元宵,李兆先要去京学念书了,特意与文哥儿说了一声。

    只是以前他觉得请请客没什么,可这段时间在丘家了几个新朋友,又与文哥儿往来甚多,竟觉不去喝酒听曲儿也能快活。

    他又不是傻

    所谓的京学就是顺天府学,也就是李东的母校。

    这考虑,自然不适合和张皇后聊。

    张皇后不由问:“李学士儿也才三岁吗?”

    ……他那些个好友因为他最近不去玩就不搭理他了,他到底要不要掏钱去哄他们回心转意呢?

    他觉得这是一个大佬!

    这是连他爹李东骂他那些朋友是“狐朋狗友”时都没有过的。

    “那他们能玩到一块倒是稀奇。”张皇后笑

    朱祐樘也笑了随:“到底是个小神童,连丘尚书都由着他闹腾个十几岁的朋友又算什么?”

    唉,九年义务教材到底还是太局限了,很多大佬都没写去,以至于他本不认识!

    读了李东的文章,朱祐樘更是横看竖看都觉得丘濬都比刘吉好多了。

    别人都是朋满座、门生遍地,丘濬家招来的却是一堆去蹭书看的小孩儿。这不还是证明了丘濬是个不结党不营私的孤臣?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谢大学士,居然搬这些陈年老规矩来吓唬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