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9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文哥儿偷偷摸摸地跑回王华他们的直舍外,没敢直接去,而是先探颗小脑袋瞅瞅里是什么况。

    老祖宗一直都没放弃过仰望星空(?

    文哥儿:“看简仪!”

    “真厉害!”文哥儿朝吴昊夸

    4王文素写书:前面就提到过的,他的数学专注写了区区五十万字!

    因为仪上使用的圆环大量减少,观测起来比满圈环的浑仪清晰且方便,所以大伙都喊它“简仪”。

    文哥儿:“…………”

    这都快到饭了,再不回去他爹要发现他溜号了!

    全勤每天都危!

    文哥儿见他爹没生气,上又活了过来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在钦天监的见闻以及那心导游钦天监监正吴昊。

    简仪这玩意,一般人可不知是什么。不过翰林院和钦天监比邻而建,王华对这些东西还是有所耳闻的。

    文哥儿:探探脑jpg

    吴昊听着文哥儿由衷的夸赞,不由老脸一红。

    文哥儿一接收到来自好几位辈的凝视。

    文哥儿颠跟着吴昊转了一圈,在钦天监里过足了参观瘾,才想起自己跑来半天了。

    文哥儿:暗中观察jpg

一番,说自己是这钦天监的监正吴昊。

    吴昊笑着抱文哥儿了钦天监,朝文哥儿介绍起监生们暂且摆在院中的大家伙:“这是刚好的简仪木样,我们搬回来先试着用上几天,要是准确的话就比照着这木样来造新简仪。”

    比如吴昊这个监正上任后遇到的问题,比如监生们消极怠工,连卯都不去,真是叫吴昊束手无策。

    1浑仪:汉代就现的天文观测仪

    王华说:“次要去那么久一定要先和我们说。”

    都说术业有专攻,看来这玩意还是得专业人士才玩得转。

    3天文生制从业:自《明会典》

    不简仪还是浑仪,都有一拿来瞄准和定位的窥,方便钦天监官员借助它细地观测天度以及方位。

    文哥儿一听这人是钦天监一把手,睛一亮了,好奇地追问:“您可以告诉我刚才他们抬去的是什么吗?”

    他先看到的是他爹的官靴和袍角,再抬往上看去,赫然发现他爹虽然背对着他,李东几人却是面向他的。

    吴昊沉片刻,觉得这也不是不能说的。

    文哥儿没想到继国监学生、光禄寺官员摆烂之后还有个摆烂的钦天监。

    注:

    “钦天监监正吴昊言五事,……一观象台所用浑仪简仪俱南京旧制,今两京相去二千七百余里,去极不同,又岁久推验渐差,修改或别造,以正一代之制……”

    要不然他们还一直得过且过将就着用来着。

    这还是有次他上报自己预测的天象没测准,被人弹劾平不到家,他才上书打了个新仪申请报告:“朝廷用的浑仪和简仪是南京搬来的,两都相隔两千七百多里,京师哪能用南京的仪呢?我们需要新仪!”

    文哥儿围着那简仪木样转了一圈,还兴致地跑到窥左瞅右瞅。

    他放文哥儿地,走到简仪前给文哥儿讲解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他赶忙谢过吴昊这位免费导游溜回翰林院去。

    人好好一五品官,好心给他介绍两句,经他这张嘴一说倒成了个当向导的。

    不学习要去海南岛充军!

    更新!怎么又!六半了!

    结果瞅了半天没搞明白怎么能靠这玩意仰望天穹。

    听着就像没有镜的天文望远镜。

    李东等人也给他贡献了钦天监的八卦。

    文哥儿咻地把脑袋缩回门外。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说:

    要不是有金生跟着这边又全是官署王华可不放心他一个人东跑西跑。

    王华见李东他们神不对上知是文哥儿回来了,转走到门把人拎来。他蹲盘问:“去哪了?”

    “洪武六年令,永远不许迁动,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海南充军。”

    正好到了饭大伙一起去工作餐吃,文哥儿便给大伙讲起了自己在隔的所见所闻供大伙听着饭。

    2吴昊申请新仪自《明孝宗实录》

    这位可是圣上亲自召见过的小神童,才三岁便允他翰林院读书,前途不可限量!

    简仪: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的天文观测仪

    得赶在午饭前回去!

    原来这是元代郭守敬从浑仪改而来的天文观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