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11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可见他是真的很不喜这两位年纪轻轻就跑回老家搞事的归隐名士了。

    这小怎么什么都学?

    他家养那么多儿孙,从来没有像文哥儿这样天天上蹿。人还没到呢,脚步声就先蹬蹬蹬地传过来了。

    丘濬一听他说“有乾坤”,心就不是很好。他说:“小小年纪的,别学这些虚脑的话。”

    文哥儿一听丘濬兴趣,上给他背起了广告词:“这您可就问对人了,这可是今年第一批烟熏腊。小雪之后立刻动手的,到冬至才堪堪能拿来卖。”

    文哥儿一看,立刻睁圆了,朝丘濬夸:“看看,有乾坤!一定好吃!”

    本来这也没什么,谁写诗不谈阔论。

    明太宗朱棣当年迁都北京,跟过来的靖难功臣可不少,他们祖籍南北皆有,都是因为靖难之功才齐齐落京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丘濬听得脑仁疼。

    丘濬觉得要给文哥儿好好上一课,捋起袖亲自把那块腊切了。

    还学得这么活灵活现。

    巧的是,另一位名士白沙先生陈公甫最用的便是“日月”。

    就是老丘看他们不太顺罢了。

    今年新好的烟熏还不算太,丘家的刀都磨得很锋利,丘濬照着文哥儿的说法把腊切得很薄,只见薄薄的一片片五瞧着竟有些晶莹剔透之

    丘濬看了文哥儿拿一块黑不溜秋的腊,不免问:“这又是什么?”

    丘濬倒是只要放假就家里蹲。

    老丘到底有没有朋友啊?

    冷不丁猛味的丘濬:“…………”

濬家。

    善良的小孩不能揭大人痛

    老丘说得也有理啊。

    文哥儿对此非常佩服,但他很聪明地没当面问来。

    文哥儿愣住了。

    文哥儿记得的可不止这些,他还给丘濬讲起自己打听来的事:“我跟您说,这家人祖上和我三先生一样是川渝那边的,烟熏腊得可正宗了!据说他们家也和三先生祖上一样跟过太宗,如今日过得还不错的,家里多得能拿来卖。”

    见文哥儿兴冲冲跑来了,丘濬教训:“一天到晚奔来跑去的,像什么样?”

    好吃不好吃,尝尝就知了!

    难为他能记住这么多七八糟的事。

    老丘是怎么到既不和当权派好,又不和隐逸派好的?

    文哥儿振振有词:“不打听清楚,我怎么晓得他卖的烟熏腊好不好吃!”

    这么一切哪还看得方才那黑不溜秋的丑模样?

    文哥儿哼哼唧唧地辩驳:“我们要把人往好想,不能把人想得那么坏!”

    像李东祖上就是朱棣手底的兵。

    有人读了他们的诗,忍不住嘲讽说:“公甫朝朝日月,庄生日日乾坤。”

    文哥儿才不理会这老生常谈的教育,反而一样样地把自己挑回来的土产给丘濬看。

    光听他在那儿学个,就觉整个集市都给搬过来了。

    到了李东俩就开始向读书人发展。

    要知那位赫赫有名的庄定山,写诗最喜用的就是“乾坤”。

    他边拿还要边夸个没完,这个说拿来熬粥特别好吃,那个说拿来特别香,反正集市上那些摊贩怎么给他嘘自己的东西好,他就怎么学回来嘘给人听。

    他还把腊拿起来让丘濬闻闻看,说人家是烧松柏枝来熏的,闻着特别香!

    丘濬一边疯狂数落陈庄两人一边切腊,连别人嘲讽那两家伙的诗都给文哥儿了一遍。

    两人就着这块腊到底好不好吃争执不,最后决定拿去洗净切来炒了。

    丘濬:“一块腊也能叫你掰扯这么多事来。”

    文哥儿听着听着想了起来,那庄定山就是老丘说“我当国,必杀之”的家伙。

    丘濬觉得文哥儿还是太天真了,摇着:“真正有本事的人何须搬自己先祖来嘘?”

    真是让人看不过

    老丘真凶!

    说起来丘濬为官四十载,大多是在翰林院与国监这些清贵之地研究学问,城的次数着实少之又少,少年时那些要数着日赶集的日已经离他十分遥远。

    丘濬跟文哥儿批判了一通,说这“庄乾坤”和“陈日月”一天到晚整这些虚脑的玩意,还带着许多读书人跟他们学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