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114(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他照文哥儿讲的方法试着帮他把曲线图画来,震惊地发现只是用两条坐标轴和几个,就能轻松把几年价起伏表现得一清二楚。

    旁边正等着看文哥儿新作的吴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看着他大的忠仆祥叔本来还以为他开窍了,终于要放弃算术要里的事了,欣地给他端了茶过去。

    当了四十多年文科生的李东:“…………”

    李东拿到文哥儿的《冬至集市调研报告》,一看标题就觉有哪里不对。

    结果走近一看,王文素正对着账簿上的账目写写画画,纸上全是旁人看不太懂的图形曲线。

    但又奇异地能叫人看懂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东继续往读。

援。

    文哥儿这次到底写了什么?

    文哥儿得了王文素帮忙理来的图表,心满意足地对着数据写起调研报告了。

    没想到自己收的学生,学来学去居然学了曾固那一

    又过了两天,文哥儿才把完整的《冬至集市调研报告》搞来,颠地拿去给李东看。

    要论这类分析的文章,那还是杨廷和最擅

    数据要搞成图表,这玩意最直观了。

    ……更怪了。

    怎么说呢,专业不太对,他也不知该从哪里评起。

    王文素真不愧是狂的数学好者!

    他又给文哥儿介绍了一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王文素迫不及待地继续把文哥儿列来的各项数据都转变成图表,曲线图画得越用越熟练。

    这份报告先把今年冬至集市一天有多少个摊档,接着介绍哪些农副产品特别受迎、哪些农副产品无人问津,还把针对几个摊贩的采访容单独列了来,介绍相关农副产品历年买卖价格的变迁。

    作为一个以文采闻名的文坛佬,李东觉自己正在遭受极大的挑战。

    他可是了好几天才把有用的数据筛选来列调研报告里!

    光靠他自己琢磨,他也琢磨不太透,于是拉上了正在摘录历代几何学容的王文素。

    这列数据的写法,李东印象最的就是曾巩这位“唐宋八先生”之一了。

    为什么要把文章给对面的杨廷和,不给就在边上的他?

    他把杨廷和喊了过来,叫杨廷和瞅瞅文哥儿的新作给意见。

    学生是大家的学生,不能只他一个人来心。

    调研报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数据!

    考虑到篇幅有限要详略得当,文哥儿还有好多数据和图表没能去!

    曾巩曾固,北宋著名神童。

    图表!

    李东思来想去,只能客观地给文哥儿建议:“你这写法颇有曾固之风,以后可以再单独看看《元丰类稿》,说不定能有所得。”

    要是时不时再安排个分类汇总表格,别人拿起来一看,肯定会容特别详实特别

    得了,还是在研究算术!

    李东认认真真把文哥儿这篇关于冬至集市农副产品的调研报告看完了,心很是复杂。

    文哥儿心里只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总觉得该搞曲线什么的,看上去一目了然,很有震慑力。

    文哥儿看着他徒手画的坐标越来越规整,只能叹果然术业有专攻。

    王文素听了文哥儿的想法,前似乎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路。

    他当年读到曾巩那本《元丰类稿》的时候,那是看得一愣一愣的。

    文哥儿也还等着李东评呢,见李东把文章给了杨廷和,同样觉得摸不着脑。他地看着李东:“您觉得我写得怎么样!”

    好怪。

    这可真是数学的好帮手!

    王文素却还没过足瘾,回到家以后还拿自家店铺的账簿来练手。

    这本不是一篇充满田园生活意趣的文章,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可好在哪里、可以怎么提升,李东就有一筹莫展了。

    这份调研报告整是写得没病的,连他这么个文科生看完都对冬至集市的农副产品贸易有了颇为清晰的了解。

    这个想法一冒来,文哥儿就没法把它摁回去了,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构想付诸实践。

    有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