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506(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家中这么些年没添丁,他都忘记弟弟妹妹生时是什么模样的啦!

    这几年河西走廊那边传来的好消息越来越多,每年都有不少人过去采购,往年他们收获的粮都不够自家吃的,如今一份去能换十份粮,等同于他们产量翻了好几番!虽不是所有籽粒都适合拿来留,但也证明了文哥儿提倡的制行当大有可为。

    过了年,文哥儿的主要工作还是修《大明会典》。受《新报》风行的影响,李东这位总裁决定给整《大明会典》添上标符号,算是第一次在官方典籍中明确标符号的用法。

    朱厚照这才相信文哥儿说的“东坡就是要瘦相间才好吃”。

    文哥儿的小侄是年底生的,天气冷得没人舍得把娃娃抱房门,文哥儿这个当叔的都是好些天后才有机会去看上几。刚生的小娃娃都皱的,看不得像爹还是像娘,文哥儿在腊八节见到猫猫时忍不住和它嘀咕了半天,说这娃娃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变好看。

    辣椒这东西的优就是特别能结籽,只要今年能一棵来留,来年兴许就能个百八十棵!它似乎还特别喜西北的日照,成熟时红得分外鲜艳,集中采摘来晒到空旷的戈滩上,要不了几天就变成了极为方便往各地运输的辣椒

    至于谁来统一整本《大明会典》的标符号,当然是文哥儿这个当学生的多活!

    最红火的新兴生意当然还得是辣椒。

    现在大伙都说跟着王小状元走,

    文哥儿:“…………”

    行吧,有事弟服其劳,应该的,应该的!

    这可比容易发芽的土豆受迎多了,商屯得最多的就是辣椒。当然,土豆他们也会,因为他们雇佣来耕作的佃也是要吃饭的,土豆这东西最适合拿来过冬!

    见老丘骂起人来十足,文哥儿才勉心来,专心当个脚踏实地的翰林修撰,每天修书修书修书。

    文哥儿算是度过了上班带娃的艰难阶段。

    新一期的《新报》刊了不少悼念徐溥的文章,这位前任首辅的生平事迹被朝野上以不同的角度传唱了一番。

    朱厚照年纪渐,虽还是时常召文哥儿到东一起摸鱼,却也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跑去詹事府过夜嚷嚷着要听睡前故事。

    徐溥的病故对文哥儿还是有影响的,重现在他每天衙都要跑去看丘濬一,仿佛生怕丘濬也冷不丁就没了。得丘濬都嫌他烦,勒令他不许天天过来,他至少还要在经济学这门学问里翱翔个十年八年,没空听他每天没事找事闲唠嗑!

饭的,如今见文哥儿就着酱吃得那么香又忍不住叫人添了一碗。

    最终三个人都吃得肚圆,不得不相携在东遛弯消

    接来一段时间文哥儿都安分,没闹腾什么大动静,顺顺利利地把王鏊给等回来了。王鏊却是带来个噩耗,徐溥在家中病故了,成化年间留来的老臣一个个故去,仿佛预兆着成化一朝的一切正在远去。

    朱祐樘得知这个消息后宣布辍朝一日,以表达对徐溥这位老臣的尊敬。

    文哥儿不是在文坛还是在朝中都属于晚辈,这况他也只有应和的份,索便写信去宽徐溥家里人。好歹他与徐溥之间去岁也有过赠壶之谊!

    文哥儿听了这消息也很惆怅,也许徐溥去年定地拒绝朱祐樘的挽留、持要回宜兴去,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有那么一吧——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无论如何都想回家去看一看。

    《大明会典》一直修到弘治十五年的冬天。

    这几年新去的玉米也在河西走廊适应得很好,产的玉米颗粒饱满,每次到了对外销售的时节都有不少商贾等着收。玉米杆对牧民来说用也不少,无异于多了帮牲畜过冬的青贮饲料。反正好多到数不清,就对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