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535(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的人只需要把活安排去给别人就好,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怎么当初随给你讲个《梓人传》你居然记得这么牢?

    注:

    虽然人家柳宗元确实是写来劝谏皇帝别只顾着忙些小事、要注意把控大局,可你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拿来当偷懒的借

    这小一天到晚学的都是什么哟!

    回忆起自己以前常年拿孔孟名言振振有词跟亲爹他们辩论的一幕

    作者有话说:

    朱厚照看着原本充满养老气息的南京各个衙署都忙碌起来了,顿时觉得自己了件了不起的大事。

    猪崽:父皇看到没!

    朱厚照这封信才送去没多久文哥儿就拿到谢迁给他写的信。

    他麻溜写信给他父皇夸耀此事。

    嘿嘿这好了加作业了吧!

    文哥儿:“…………”

    据传谢迁是谢安一脉的后代(不太确定),王守仁是王导(王羲之伯父)一脉的后代(据说有族谱为证),四舍五一千多年前的王谢两家是他们祖先!

    耆老单独列一项,可见他们是十分重要的意见工人了!

    等看到谢迁说让文哥儿以“如何科学设立以年终奖为心的年度考制度”为题写策文,朱厚照顿时乐了:“小先生你要好好写啊。”

    人家朱厚照这个当太的都不介意,他们这些常年于养老状态的南京官员倒是不介意忙碌一段时间。若是当真能把南京皇城修整好,也算是给他们履历的增光添彩了!

    老祖宗看到后一定贼拉兴!

    2召老人

    文哥儿瞧着朱厚照那幸灾乐祸的样儿忍不住说:“不如殿一起来写策文?”

    朱厚照振振有词:“你说过的,皇帝和太不能‘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孤要是把这事儿了,你们可就没有用了!”

    所以这是件不用费什么功夫就能办成的事。

    南京六的官员对视一,竟找不话来反驳。

    过程是全文武百官军民百姓联名上书劝他登基,他说不行我爹没了我太悲痛了不能登基,必须这样来回劝个三次才勉为其难地接受帝位!

    负责劝的人就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

    -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猪崽:孤上要为你众筹重建南京皇城!

    照大明对男丁的规定,六十岁以后便可以免役,属于需要优待的老人行列。而且官府每年的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需要设宴宴请他们喝酒吃,所以这类人都是早就被官府记录在案的,通知起来非常方便。

宴请应天府六十岁以上老者,能走动的、愿意来的都能来,孤会亲自带这些为大明辛劳了一辈的老人家看看紫禁城什么样!”

    -

    那不是他说的,是柳宗元说的!

    小先生见天欺负他这个学生,可是小先生上还有大先生!

    事很快便被南京六锣密鼓地安排去,一时间应天府官吏倾巢而动,列清单的列清单,预算的预算,拟名册的拟名册,得那叫一个火朝天。

    比如朱祐樘登基的时候,就要搞个劝仪式。

    大猪:?????

    好消息,好消息,南京皇城上要被孤修好了!

    不是什么稀奇事。理论上来说,明代对老人是很尊敬的,官府要给六十岁以上老人免役,七十岁、八十岁要年年送温,平时搞什么祭祀活动、重大典礼都要请耆老席。

    朱厚照也在旁边,好奇地凑过去看谢迁这次给文哥儿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