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545(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堂堂大明太,居然还衷于坐在小扎上听故事!

    文哥儿倒是不怎么在乎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朱厚照听就让他听去。

    倒是忠这个小侍是极用心的,一路上不仅听得认真,还把文哥儿讲的大故事小故事一脑儿全记来,等快到京师时才把整理来的稿给文哥儿。

    文哥儿看到那叠文稿时都愣了一没想到忠居然能靠旁听把这些他编来给侄开蒙的故事给整理来。

    想到忠乃是家中第三只因家贫便早早被家里送文哥儿不免觉得有些惋惜。若不是被送里挨了那么一刀忠本来也许有别的路可以走。

    其实不单是忠谷大用他们哪个又不是家中有好几个兄弟?

    孩多了父母便不怎么心疼和在乎了,对他们父母来说把孩是一本万利的事中会让他们读书识字将来得了贵人青说不准还有机会提携兄弟。

    太监不太监又有什么所谓反正他们留在家里也不一定讨得到媳妇大不了将来他们飞黄腾达了给他们过继个嗣就是了。

    若是还没飞黄腾达人就没了,那就当没有这个儿好了,于他们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除了这些因家贫被父母送去登记阉割的幼童外,还有一类相当特殊的太监——战俘。

    比如成化年间名震朝野的汪直就于广西瑶族,当年他们族人反叛后朝廷迅速兵镇压,年幼的汪直作为俘虏被献到京师。

    于是汪直很快被割了伺候人。

    比起各怀心思的朝臣,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无之人”更容易让皇帝信任。他们这些人的荣辱都系在皇帝上,平日里能不尽心尽力替皇帝办事吗?

    世本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类人单独铸就的,谁又说得清是谁误了国?

    文哥儿收忠整理的文稿,笑着说:“回若有书商看上了这书稿,须得把你的名字也署上才行。”

    忠闻言忙说不敢:“小的不过是了分之事。”

    两人也没聊多久,便听有人叫唤说船快靠岸了。文哥儿笑把哒哒哒跑来找自己的小侄抱了起来,问他还记不记得不远那座发时见过的码

    “记得!”

    小侄答得掷地有声。

    相比于文哥儿没满周岁就急急地朝他祖父喊“将军”,小侄在说话方面随了王守仁这个爹,开算是开得比较晚的。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回老家找了许多活泼开朗的小伙伴,这会儿他齿伶俐了许多,再也不会因为憋不一整句话来而急得满冒汗。

    所以这会儿听文哥儿起了,他就开始给文哥儿仔细回忆起离开时的见闻,包括有多少人来送行以及码多少船只。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