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醉枕东都 第54(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洛泱见殷侑没再说去,便试探着问:“是因为年轻人都家当和尚了吗?”

    “苏娘吃?还有,我让他们再送些过来。”

    问这话,是因为今天在闸旁,那两个大婶说的话,让她印象太刻了。

    杨丽娘没想到这个问题,讷讷的不知如何回答。洛泱微微一笑:

过后还要在沿河农庄推广这个竹渠滴的方法,减少用。”

    “李六郎?之前我看你也帮着劈竹的……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好法?”殷侑这时并不认识李奏,只当他是苏府亲兵。

    殷侑没什么架,苏知远又是旧识,他知苏将军有个掌上明珠,看元桢的态度,他猜这位女十有八九是苏知远的女儿,说女侍卫,只不过保住她爹那张老脸罢了。

    洛泱指指桌上的黄瓜、丝瓜:“殷节度使,这些刚成熟的瓜,你们得多吗?”

    李好古赞叹:“殷节度一心为国,圣上知了一定很兴。去年您初到这百废待兴之地,今年就能让民回家,重新开始劳作,真是不容易。”

    说话间,简单晚宴的菜就陆续送上来了,除了元桢准备的羊,还有殷节度使带来的瓜果蔬菜,他知,新鲜的蔬菜,是船上最缺的东西。

    “小娘连这都知?”殷侑呵呵笑着,看她的光更是好奇: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树?这比挖井、豆角难理解多了。殷侑追问:“树不是更耗?又不能变成,这对缓解旱有什么用?”

    杨丽娘心想,这正是展现自己聪明的好机会,她连连

    “一年没有用,三年、五年后总会有用。数年战火烧毁城池、村落,重建家园大家又大量砍伐树木,不但造成失,同时还会影响降雨。”

    好吧,这都是洛泱的原话,为了解释树木对降雨的影响,她还给自己画了一幅从到雨再到的变化图。

    “黄瓜我也喜,切开来敷面,的。”

    “我这还有三万义昌军要吃饭,不劳作不行啊!难还能总向圣上伸手要粮?唉,就是劳作的人太少了,老弱妇孺不用,年轻的田舍郎又数量不足……”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之前连续几年战,战争损失了不少士兵,重新征召,军队又耗掉了一分儿郎,旱灾之年,农太难了。”

    “哦?我只知黄瓜生吃可以解渴,没想到还能敷面,这……是边敷边吃吗?要不,岂不是很浪费?”

    “使不得,这……这是我听那些过田的亲兵侍卫说的,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对吧,李六郎?”

    “啊呀!”殷侑一脸认真的站起来给洛泱行了个礼,洛泱赶偏开,笑

    李奏面平静,毫不迟疑:“还有,节度使要让百姓多树。”

    “殷节度使,您天旱黄瓜、丝瓜,那才是浪费。黄瓜、丝瓜、苦瓜,这些瓜菜需要用大,不如改成豆角。再说,您的齐、德、沧、景四州河纵横,现在地表缺,地并不缺,多打井也是一对策。”

    殷侑过来之前换了件常服,他虽是节度使,却是文官,一圆领袍更显得他文质彬彬。

    “北方旱灾也不是一两年了,难就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元枫今天看到妹妹的滴方法,才知还是能有办法缓解旱的。

    上次李奏在船上和洛泱谈起过旱灾的事,洛泱说的“占城稻”他要派人去找,她还说了另外几个法,可行倒是很

    殷侑对着苏家两位少将军撅撅胡,笑:“只要不打仗,日总会越过越好的。”

    她刚说的多打井、改蔬菜,就是其中两条。现在她将话题转到自己上,还真是乎李奏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