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第156(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赵寰将临安给了姜醉眉之后,不停蹄到湖州,明州,绍兴等州府走动了一圈,安抚了临安周围州府的百姓。

    他们这些读书人,或靠着科举仕,或者靠着家族恩荫。钱离不开权,铺与田产收益,得来并非那般理直气壮。

    登基不急,她先要考虑好,如何安置这群陪同她打江山的同伴。

    张小娘突然摇一变,成了北地在临安最先任用的官员。已经知晓的韩世忠李光两人神坦然,如尚书李弥逊等人,则心滋味难辨。

    赵寰再次回到临安时,已近冬至。她还要赶回燕京,提前过了冬至,请李光岳飞韩世忠梁夫人等人吃了场酒席。

    至于各州府之间设置重重关卡,横征暴敛,随可见。真正权贵铺里的买卖,也没人敢来查,随便几个大钱敷衍了事。

    不过,还不够,远远不够啊!

    也有那舍不得,心存侥幸之人。姜醉眉来了之后,带着那群北地的娘官,雷厉风行,临安的牢狱,很快被得满满当当。

    冬至与过年一样重要,街巷尾到闹盈天。铺的彩楼前挂着灯笼,将夜里照得亮如白昼。

    暂时负责此差使的,是曾将临安搅得大的张小娘

    李光摇晃脑,不断叹息着离开,很快就消失在了夜里。

    李弥逊笑着寒暄了几句,不由得看向了赵鼎。

    赵寰知许多人都在盼着她登基,定都在何

    翌日一早,韩世忠与李光两人来得最早,带着府里的账本来到了。他们刚到官廨前,赵鼎李弥逊几人也急匆匆来了。

    姜醉眉觑着赵寰脸上的笑意,好似淡了些,她不禁窒了窒,小心翼翼问:“赵统帅

    岳飞,林大文领着几路兵,从西北几路,会师临安。

    究起来,他们非但值不了“千钟粟,黄金屋”,差不多一文不值。

    已经到了今日,他们哪怕再脸厚,也不敢否认。因为他们这群读书人,丢掉了汴京,又丢掉了临安。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官员权贵有一定的免征收赋税额,比如从常州到临安,官员行中带有货,只要不超限定额,就无需纳过税。但要摆在铺里去卖,则同样要住税。

    显赫一时的府邸,一朝倒塌。与以前不同的是,并无新的权贵重新崛起。

    当年姜醉眉作为北地使节,他们一起接待她的过往,尚历历在目。

    临安太偏安一隅,她还是打算将燕京作为中枢,修葺城防御。

    赵寰喜这份人间烟火气,她尤其喜百姓脸上的笑容。那笑,是对日有了盼,真实意的欣喜。

    张小娘落落大方,朝着他们见礼,:“我以前在当过差,只暂时搭把手。过两日姜相会到临安,北地的官员会随同她到来,会由姜相接手。”

    临安城破,湘湖路大半早已经归北地麾,广西广东福建等几路,陆续归顺。

    这群受尽苦难的底层百姓,只要稍微待他们好一些,将他们当人看,他们就会激不尽。

    张俊战死,清河郡王府倒台之后,临安城的权贵,近乎全与张氏划清了界限。

    既然如此,他们又从何而来的理所当然?

    李光想了,肃然:“据我所知,李尚书府上有好几间铺,皆为夫人儿媳的陪嫁,听说颇能赚钱。我敢问一句,要是李尚书不在朝为官,铺又能赚几个大钱?‘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圣人这句话,我也认为非常不妥。读书人并无那般值钱,至少,我们这些读书人,值不了那般多。过了,过了!”

    赵鼎李弥逊等人未再说话,若有所思

    封王封爵,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权贵换了一群人而已,这绝不是她的初衷。

    姜醉眉陪着赵寰一前往,她卷起车帘朝外看去,笑:“还有好几天才过节呢,这街上就先闹起来了。”

    席散了,赵寰不知他们的心,反正她多吃了几杯酒,心还算不错。难得有了空闲,便去了西湖边,夜游西湖。

    赵鼎他们不想面对姜醉眉,赶将那些说不清不明的家产,如实了上去。

住税。货从一地运往另一地,要过税,买卖货,再另外收取一笔住税。

    酒席一是为了节庆,二是传达一个讯息,赵寰不会选临安为都城,亦没有近期登基的打算。

    那可是个不好相与之人,一想到就令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