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父皇对军需局的大力支持”
“首先是儿臣对工匠们许诺的奖赏,其次是造新式火所需要的资源,比如更好的铁料等”
“奖赏?”一说这事儿老朱立谨慎起来,问
:“需要多少银
”
“不多,一万两银足矣”
“啥奖赏需要一万两银”老朱差
儿
珠儿都要瞪
来了。
老朱随即敛声细语的说:“标儿啊,咱大明新建不久,每年朝廷税收的不多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却很多,还没到年终呢,大明国库就快跑老鼠了,咱都恨不得把一两银
掰成两半来
”
“这一个奖赏就要掉一万两银
,确实有些不应该呀,以后可使不得了”
毕竟这时候可不像是刚起义那会儿有今天没明天的,得了财都分给弟兄们,只要活着就行,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呀,得
远打算,一分一厘那都得算清楚咯。
这时候朱标埋苦思起来,这没钱可不成啊。
朱标还记得这大明两百多年以来年年都说缺钱,大明要盛没钱是行不通的。
难偌大的大明就真的没钱吗,粮
会被吃光难
银
还能被吃光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说到底还是税收得过于宽松了。
这时候朱标又想起,洪武年间要说国库最宽裕的时候当属胡惟庸当丞相的时候,那厮收税真的是有一手。
税虽然收的厉害但是既没有造成民变又没有发生动着实是有些本事,虽说后来也有一些冥顽不化的人为抗税而起
反抗,但是规模都控制得很小很小不存在影响。
其中江浙一带那更是重中之重,没办法,谁叫那地方确实有钱呢。
虽说他们江浙百姓的钱也不是大冲来的,但是相比于其他地方而言总会容易一些。
朱标珠一转,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拱手说:“父皇,对于税收这一块儿臣有一个想法”
“标儿但说无妨”
“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在中书省设立一个专门收税的
门”
这老朱不解了,问
:“中书省不是有
吗,为什么还要新设
门”
朱标摇摇继续说
:“这还不够,税收乃是国之大事,统归于
理终究还是力有不足”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