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45(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接来就拭目以待,看看前的汤显会不会辜负朱至的选择。

    朱雄英听完泰定帝的话,没有再吱声了。朱元璋已经帮朱雄英都想到了,至于最后事会变成什么样,难还得朱元璋继续想?别逗了。

    “既然已经答应了借他们粮草,迟早都是要借的。他们的意思也是希望能够一回去。”泰定

    但是一想朱至天生神力,和朱雄英一督建烈士陵园后,在军中甚有威望。更别说在北地治得好些将领都服服帖帖。

    朱雄英对于亲爹的决定,不能说是质疑,却也震惊。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天尚未安定,把这些王爷们放去,未必不会再有别的变故,泰定帝决定了,朱至就定的站在泰定帝的旁边,帮着泰定帝把事好。

    抬看着上泰定帝和朱雄英面如常,一个个骂得实的人又觉得,这些事都在泰定帝的预料之中,或许未必不会成为泰定帝对付北元的把柄。

    朱至选择汤显定有朱至的理由。这是多年以来泰定帝的想法。

    “人放回去,兵权也给他们。”只是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泰定帝一直没有声,却突然拍板。

    泰定帝看了一常氏,并没有细问。这会儿他有更重要的事。

    饶是汤显已经从信国公的嘴里知,大明朝有意让朱至变成镇守一方的公主,真正听到这句话从泰定帝的嘴里说,汤显满心还是不可置信。

    “是。”朱至应得快,没有半分迟疑。

    “放你们叔叔们走了。送北元十万石粮,你跟北元走一趟。粮草送去,我会看着什么时候合适,再诏昭告天,由你接北平。”朱至接北平的事,虽然大家心照不宣,就连信国公也是心里有数的,但没有正式的诏书达之前,大家的心照不宣也只能是心照不宣而已。

    朱至现在说可以把他们放回去,但不给兵权,怎么可能?毕竟这些兵权到谁人的手中,朱至考虑过人选吗?

    说完话的泰定帝第一时间更将注意力放在汤显的上,自然没有错过汤显从刚开始的诧异到最后的全然接受。

    问题,每个王朝都有属于他们的问题,至于谁想了什么样的法解决问题,难是固有的吗?

    “既然爹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就趁早。”朱至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是既然泰定帝觉得可以把兄弟们放回去,那就放吧,趁早。莫让人觉得泰定帝这个兄容不他们。

    朱至不介意被瞪,兴得扬而去。

    “别忘了你对于大明而言的意义。”泰定帝突然冲朱至丢这句话。朱元璋早就料到了他的儿们手握兵权,将来也会成为新君或者是大明王朝的隐患,所以不是早就已经想了制衡之法吗?朱至就是天平的另一侧。

    回门也得回家,朱至在临行前和常氏咬耳一句,“娘,咱们打的赌我可赢了。”

    在朱至回门之后,泰定帝诏秦王妃以亲王妃之礼而葬之,没想到北元却提要回北元了。为了此事,礼特意和北元的使臣们见上一见,只为提醒他们应该在秦王妃葬之后再回国。

    然而北元使臣执意要回国,为这事,礼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当着其他五的人的面指责北元不愧是蛮荒之国,半礼数都不懂。

    这一回礼也不生气了,同时瞪大的睛看着前方等着泰定帝的回应。

    结果被常氏瞪了一,信国公还真是亲自也面拍老实了儿孙们呢,半没有要让朱至为信国公府上诸事为难的意思。

    “北元若是回去,我们借他们的粮是不是也要一并随他们而去?”比起礼火冒三丈的骂人,肯定是先得问问,借粮的事到底怎么说?

    泰定帝决定把兄弟们放回去之后,也觉得该昭告天,定朱至接北平。

    擅拢人心,安百姓的朱至,朝中上,谁人不对她心生敬意。这样的人才将她拘束于宅院之,那才是大明朝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