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57(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朱至摊手:“那不就是。你们草原上的男儿从来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的人,那你们怕我欺负你们?”

    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也断不可能接受别人对他们的欺负,因此,都知想要和平,事须得公正。

    最终,都不得不默许了朱至的意思,这互市的场地依然定在此,而且,这个地方由朱至来

    北元兵随着这一回达成共识而退兵,自此,边境再开互市。

    消息传回应天时,那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好!”泰定帝听着连声叫着好,可是底的臣们却不认为这算是一个好消息。

    “陛,元主已然落我们手中,北元既遇天灾,再经人祸,各人心不齐,正是我们发兵北元,灭北元的大好时机。此时与北元再开互市,岂不是白白浪费大好的时机?”打仗,不见得都是坏事,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就浪费了大好的机会,一举灭北元,平定草原的机会。

    “浪费大好机会?朕原以为你们都不愿意战事再起,可如今听来,你们却是盼着战事再起?”泰定帝既然赞了好,对于底们不同的意见,他有理有据的反驳,亦是不可置信。

    “可是陛,北元非是善人,此时因天灾而不得不对大明称臣,愿意与大明和平共,一但他们缓过来,那必然会卷土重来,彼时这一场仗只会更难打。”

    这一不能否认,关心的人也是从大局考虑,担心的是以后。

    “边境可有久安宁的时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罢了。你们倒好,既然想要先灭他族。灭其族,可曾想过,我大明将士将要为此付多大的代价?又会让多少人家妻离散,家破人亡?”泰定帝但问之,思及百姓受的苦,只觉得痛彻心扉。

    心存百姓,顾念百姓,谁能再轻易说挑起战事的话?

    面对泰定帝的质问,底那自以为是为大明着想的臣一时接不上话。

    “北元主中原多年,杀我汉室百姓无数,前仇旧恨,人人皆将其杀之而后快,可是扪心自问,杀尽他们大明须得付多悲痛代价?”泰定帝提问题,等着臣们的回答,“若是大明倾尽所有,不不顾的灭北元,大明尚能存否?”

    接二连三问的问题,哪一个不问到人的心坎上,没有人可以只顾一时的痛快,从而忽略百姓们可能受的苦。

    “父皇在位时曾再三告诫于我,大明能得天全赖民心归向,老朱家往上算,三代都是农民百姓,当初他参加红巾军起义,从未想过有得天的一天,他只是想活着。活着,多少百姓的心声。想活着都成了百姓的奢望,这个王朝成什么了?”泰定帝且再问之,何尝不是让他们思考问题,不可以仗着百姓对北元的恨,让他们为了报仇不顾一切。

    天建立依仗的是民心,若失民心,则城墙再固,王朝必将然无存。

    “陛所言甚是。”

    有好战之人,其实同样也盼着天太平,再无战事的人。

    方孝孺第一个面表示附和。

    “大明愿意与北元握手言和,来日若是北元再不识好歹挑起战事,我大明上必将团结一心,叫他们付惨重的代价。”战要战,和也得和。大明建朝不到二十年,这二十年何时止于战事?

    各地平定也,异族来犯也罢,都须应对,若是能安稳太平几年,正好给大明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就能让大明大力发展。彼时纵然北元再不识好歹的犯,敢来,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方孝孺的话不少人都附和地,一时间众人将视线落在满朝的武将上,何尝不是在想,这打不打的,怎么一个个武将都不吱声,反而都是文臣们在说话?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