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5(6/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划先来,三哥拿到兴华教育基金会讨论,由基金会的人们商议怎么给经费,怎么找珍卿需要的朗读人员。

    礼拜三和礼拜五再到海大上课,课外的秩序比第一次好了很多,不过来听课的人还是比正常多。

    ……

    作者有话说:

    谢在2023-03-16 22:34:44~2023-03-17 20:00:27期间为我投霸王票或溉营养的小天使哦~

    溉营养的小天使:云疏辞 80瓶;联合洪真的 50瓶;银兰 20瓶;paddy 1瓶;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不忧生计忧世气

    礼拜三和礼拜五再到海大上课, 课外的秩序比第一次好了很多,不过来听课的人还是比正常多。

    礼拜五这天中午,三哥从海宁大学接珍卿回家, 才知东方图书馆的葛馆来了。秦姨悄悄告诉他们说,这葛馆来了有俩钟, 莫名一派愁烦恼的, 在沙发上坐就没起来过, 既不喝也不去解手。

    珍卿和三哥都晓得葛馆为何而来。商事印书馆旗的东方图书馆, 是印书馆历代学人苦心孤诣之作, 它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学者们在世之中搜罗古籍、修复残卷。不过世时节世人心浮气躁,除了像杜教授和珍卿这学者,有条件、有兴趣、有能力研究古籍的去借书, 东方图书馆年都是门冷落。

    该图书馆原来的总经理邹大成,是珍卿启明校梁士茵先生知,也是跟梁先生一样叱咤过风云的学界前辈。供职商事印书馆的彭寿曾叔叔曾说起过, 人称“学界八爪鱼”的邹先生在世时会挣钱, 东方图书馆再门冷落也能维持。可是邹大成先生一去, 书生葛馆成了图书馆的,一个常年埋首故纸堆的学究, 哪有那么多筹集经费的把戏?图书馆经费多依赖商事印书馆的财政支, 那财政支不够用了咋办?葛馆只好着老脸到卖惨求人。

    其实这葛馆真是一个有心人,他发现平京博院移国宝南后, 也有心将图书馆中珍贵古籍收存好, 最好能够分批放到妥当的地方储存。所以从两年前开始, 她就到商事印书馆本申请经费, 但是一直未果, 后来到求爷拜来一钱。可每回来的钱一到东方图书馆, 经常是说没就没了,给他捐钱的人都怀疑他中饱私了。

    怎么说呢,这其中涉及到古籍保护问题。东方图书馆各搜罗来的经卷古籍,很多都是纸质松碎、风化发黄,稍一翻检整个书籍都会皲裂开,更别说随便堆叠起来途运输。所以,葛馆他们那些修复古籍的职业人士,商议的办法是先修复脆弱的经籍,免得搬移过程中造成不能恢复的损伤。所以葛馆从外面筹集来的钱,几乎全用在修复古籍一项上,而且图书馆那些学究工作效率极低,成果小得让捐赠者想撞墙——当然,珍卿觉得这也可以理解,修复古籍是得像绣一样,一步猜想,他们大约觉得东洋人占不了海宁,事也就急迫不起来。

    而葛馆痛苦地反思之后,觉得他们原来是本末倒置了,应将品相尚好的古籍先作简单修复,然后效率地打包南移一分,免得真遇一并损失净。他们调整工作策略之后,对于品相尚好的古籍简单修复加谨慎包装,需要的经费和人力并不比从前少啊。有心支持文化事业的阔人们,现在遇见葛馆都害怕得想绕啊,暗地说他是只的貔貅,那么多经费不晓得到哪去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