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53(4/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居住区的电设施都齐备的。

    当初三哥建造这个大学给的经费足,余志通主席批的建校场地也宽阔得很,所以梁大校园比海宁国大都宽敞。这里就像是拥有中西合璧建筑群的森林公园,人们行走在梁大蜿蜒起伏的宽窄路径上,满目都是积年古树参天蔽日的绿荫。

    当珍卿走家门站在缓坡上远眺,可见校园东边飞檐黄瓦的魁星图书馆,图书馆南边的尤加利树那样的蓊郁。视线穿过蓊郁的尤加利行树,随约可见一些宇轩昂的方形石——那是校偏南位置的学校大礼堂。

    从西北方向的教职工居住区向,慢悠悠地走上二十分钟,就到了珍卿新近上的碧湖。这碧湖清澈碧透得仿如一湾玉髓,仅仅看着它便叫人心旷神怡。据说这碧湖原是一方天然潭,建校时特意挖掘扩大变成这校湖,湖岸周围除却天生蓊郁的木乔木,还错落地生着鲜妍滴的野生山茶等。

    珍卿跟三哥晚上常来湖边散步,三哥不在时她也带着孩来,跟珍卿同住的郭寿康便也同来,杜太爷跟郭寿康的姨姥姥脚虽不但也偶尔来。

    修养病的第一步是要静,可怜珍卿家的客人日夜不绝,若想清静只好多来走走。梁大的教学楼、宿舍、运动场、餐厅、图书馆,与校园中天然的草木山穿,漫步校园便可饱览自然人文风光,居住其间更难得有住在山间别墅的觉。珍卿一来这里就喜上梁大校园。

    ——

    梁州文理大学现在还没正式开学,因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来报,一些回乡省亲的教职员也还没回来。校方的行政人员一直联络未到的人员,还要安排已经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学生的选课、寝宿、餐饮、贷金诸事,珍卿他们到达后就锣密鼓地张罗起来。

    梁州文理大学旨在办大学,所以理学生采取的是宽的策略,成绩太差的学生大一结束早就除名了,但能够升学的学生也有不少偏科的。珍卿在国外上大学有女学生指导帮忙,供学生咨询生活、选课、上课、兼职等一切事。

    珍卿夫妇观梁大的选课现场时,发现每个系系主任和教授都亲自,拿着学生上一学期的成绩表,回答学生咨询的各选课相关问题。

    珍卿真是喜这欣欣生意的场面。梁大有不少珍卿夫妇借基金会扶持的寒门学生,遇到了还主动跟他们问好并致谢。若无基金会及时寄送的求学路费,恐怕他们绝大多数人难以在战时及时赶来求学。

    ……

    这一年的十一月初,北边的战急形势更加糟糕。连在鲁州、禹州一直不想离乡的亲友,都开始询问珍卿是否到了弃决家园之时,珍卿给他们回电都是一个意思:断尾求生,青山可保。

    老家那边的消息最初还算不糟,珍卿的侄孙杜玉琏在省城银行工作,是最早接到上命南迁的一个系统。明堂侄作为永陵教育局的,说省决定将重学校先行南迁,暂时迁到山环绕的徽州陆。珍卿的侄孙杜玉瑚也在睢县教育系统,杜玉瑛是睢县一个中学的教师,但是他们县中的教职人员没收到迁移通知,在珍卿的劝说决定带族中弟南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