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54(6/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了一杯温,坐在床沿看着她喝慢慢喝,抚着她发歉然:“只是,若是如此我又不能在家陪你,今年你也要忙起来,还是要自己照顾自己。”

    珍卿慢慢喝了半杯,笑:“三哥,如此时局之,我们能的事尽力去到俯仰无愧是毕生追求。虽说难免夫妻分别,只要不是久的,相比多少人已是万幸。三哥,你要事安心去,家里这么多人陪着我,寿康他们也当用了,你也不必太挂心我。”

    说起来,他们多少亲戚和相识去了港岛、国,他们谢公馆却无一人战时离开中国,并非他们没有条件去,而是不愿意离开母亲之国,去到他乡人家的二等公民。别人也许能安心在异国隔岸观火,他们怎能跑到他乡卧享福,寻常地议论自己的同胞有多不幸?

    今年过年吴祖兴从港岛来信,难得有的样儿,盛邀他们所有人去港岛避难。不过大家最终都是婉拒的,连最不喜梁州生活的四,都因担心丈夫没接吴祖兴这一茬。

    四如今为人事好得多了,跟夫家的公婆妯娌相得也算不错。只是经历不同难免观念不同,多少还是会有一不愉快。譬如四某次穿镂空连衣裙,再穿一件很时尚的人字呢大衣,就要门逛去,她婆婆和的姨婆婆死活拦住不让门。两拨观念不同的人争来争去,其实谁也说服不了谁。四脾气惹急了是很厉害的,大过年竟当着亲戚给婆婆难堪了。

    谢董事和吴二都不惯她的脾气,说老一辈生活习已经养成了,便是事有不对话有难听的,也不要当众跟辈对嘴对地争执,有些龃龉纠葛不当众撕开来,双方就有转寰的余地,让老人当众难堪怕会积矛盾的。

    一大家人在梁州过一个农历新年,大家难免也念叨起国外的元礼、仲礼和小庄。仲礼前年差害了小叔小姑,据说近年格沉稳了很多。元礼来信说准备在国结婚,对象就是宾大的那位女学生顾问——大元礼九岁的班克曼女士。

    小庄医学院毕业就想回国来,他的密友许怡珩小也愿同行,可赵夫觉得国兵荒,而小庄一直嚷着想当军医,赵夫便跟大家一起合着哄小庄,说国疫病横行、战场伤员累万,多少小伤病的人就因缺少医药,就白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却小庄借着国外的好环境好实验室,多研究一些利国利民的平价药。

    ————————

    乐笙自述:

    我跟易先生的渊源开始很早。譬如孩提时候姑姑乐嫣在培英女中,学了中西歌谣回来便乐意教我,我至今仍能哼唱那些忧郁或轻扬的曲调。但我幼时只以为西洋人才有趣又懂

    念初中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才晓得多少脍炙人的歌谣,都是从易先生所在的谢公馆,听闻易先生与其夫兄常作新词谱新曲。自此衷于听易先生的曲,也广泛阅读易先生的文章作品。

    包括易先生留学时的一切作品,国报纸只要转载我都要成剪报,困顿自苦时常诵读于枕灯前,如此我在沉闷可憎的旧式家中,才未堕落得像父母一样吃鸦片烟。

    我对于人间真善会,亦跟易先生的《葫芦七》有关。我收集的各版本《葫芦七》,最初总愿拿跟我的小朋友分享换,这自发的愉快是意识的选择。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