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55(5/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课也全无意义,这样不停地想任何事也不了。可是完全不想那些事能行吗?此时听课的人也无不在设想,东洋人那鲜血淋漓的罪恶屠刀,会否有朝一日架在你的脖颈上吧?

    我这位学生五岁能诵《诗三百》,考大学时是他们省里的名状元,在大学是能参加全国游泳比赛的能手,如今还是气象系的材生。可是人生在世要活得平衡,仅仅拥有这些文武知识就够了吗?遇到像我那位学生一样的思想困境,作为知识分应该如何应付呢?

    非要我来说的话,只好采取折中的原则了:我们要学习要事时,则必须勒令自己神专一、心无旁骛,而当自己忘乎所以、思想轻浮时,要迫自己直面淋漓的鲜血,告诫自己学习和工作是为了什么……

    哲学系中的人生论,通对人德、心等的探究,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致知论教我们主动观察我们的思想,并可以有意识地自我塑造,将自己上看似杂、相悖的知识、、观念统一于整,避免我们在生存困境中限,以致崩溃毁灭……

    …………

    珍卿给学生们讲哲学对人生的意义,收到的反晌非常好,很多学生认为这通才教育才是必要的。而她在外文系教翻译的教学方式却颇有争议。

    时翻译界行的一论调,认为翻译就像是密的外科手术,翻译者照翻译规律行事即可。但珍卿告诉她的学生们,理工科的真理都并非永久真理,人文科学却为何要设定所谓永久真理呢?

    她启发学生建立自己的学术观,思考中译外或外译中究竟直译好还是意译好,若有人说要将直译或意译的办法折中,又究竟是如何的折中法呢?珍卿要学生先立一个论,她不会事先评判哪对或哪错,而叫学生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去探索。

    她还叫学生们多读名著的译本,最好能够读中外对照的名著版本,再据自己的译法实践来评价:名人的译作哪可以取法,哪里值得批评。既而据个人习和审,不断于实践中调整自翻译习惯。待到本学期结束之时,将自己最初立的翻译论,重新拿来对照检视现的论,看自家观念可曾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倒是自由方法,可是很多老先生就觉得太离经叛了。

    有一回,有个外文系学生想工读兼职,珍卿到女寝室给她送本地职业指导所的联系方式。她了女寝室在碧湖旁边散步,遇到外文系的女学生方君茹等来聊天。

    方君茹说她从前看的译文小说,多是平铺直叙不加雕琢的直译法,但她崇拜的某翻译家就是这风格。可读这直译名著总觉得晦涩难懂,照易先生的办法把中文和英文对照阅读,以前看不懂的译著看原文反倒懂了。

    珍卿有些话现在不方便明说,就是第一代翻译家太重视直译,遣词造句和语法习惯太迁就原文,中不中洋不洋的把人绕糊涂了。

    见跟着谈天散步的人越来越多,珍卿脆以赞许方君茹提大家:“你学得很好,也想得很好。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第一征兆,就是独立地探索、独立地思维,并学会独立地解决问题……”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