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荒年囤粮记 第211(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话的后生圈泛红,说的话恐怕连自己也不相信。

    路上的积早已消失、泥土路纵使坑洼不平却不复早先的泥泞难行,木槿天亮发,等到夜就抵达了药山。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她如何想的,竟将丈夫和孩的死怪罪到拐上。

    至于王宝兴一家,依旧不见踪影,族人们已经从原来的信心满满期盼族归来变成后的心如死灰。

    来药山时,王宝顺穿上了最贵的衣裳,那是他到东小庄定居后新买的料,从王宝顺的话里能窥得这料只比丝绸略逊一筹,若非他突然得了笔横财,恐怕这辈都没有穿这等好料的机会。

来的拐叔跟前,破大骂:“你这老不死的,该死的人是你!”

    山时竟在山脚看见一抹熟悉的亮,榆树大着胆走近,那人面目有些发胀,但熟悉的人仍旧能分辨五官来,不是王宝顺是谁?

    谁成想再见这抹鲜亮颜竟是如此景。

    从前总觉得族料事如神,只消跟着族事,无论如何都能逢凶化吉。

    女人的大闹仿佛给东小庄的湖面投一块不大不小的石,曾经泛起波澜,又很快消失掉。

    对于饿昏的人,木槿等人并不吝啬给他半块饼充饥,因为对那些人而言,半块饼或许就能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至于受伤的,木槿只能努力学会视若不见,这些人太多太多,她救不过来。

    直到他们自己携带的粮被送去半数多,众人才停止,毕竟自个儿也要吃饭,行善积德总得有限度。

    木槿跟族人们几乎翻遍整个药山,最终仍旧一无所获。

    王宝山死活要跟去瞧瞧,二哥全家无一人回来,他心里实在不放心,总要亲自去找找才能安心。

    拐叔全然没料到侄人已经没了,他顷刻在地,跟族人重逢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显得格外奇怪。

    可王宝山逃荒结束后就落老寒病,发大后又泡在里、漂在面那般久,已经到了弩之末,再不好生保养指定会生病,木槿态度地把王宝山留在家中,她和崇武跟着去药山找人。

    “或许族在药山啦,等俺们明天去药山瞅瞅,保准能把族带回来。”

    就算有受伤幸存来的,如果救治不及时,照样会变成路边的一尸骨。

    此时通不便,当地官府自顾不暇,京师在灾难发生几日后才得知消息,如今只有极少地方能遇见官府的救兵,大多数人想活去只能靠自救。

    但时间不停逝,连拐叔和寡妇等人都回到了东小庄,王宝兴却依旧不见踪影,他们渐渐失望。

    此时在药山滞留的人不剩多少,也有虚弱到无法移动的人看见他们仿佛见了救星般拼命哀嚎,努力伸沉重的手臂抓住最后的依靠。

    人没了,日却照样得过去。

    同等规模的灾难,古代死亡的概率远远于现代。

    路比木槿回东小庄时更容易通行,不过偶尔在路上便能闻见恶臭,是尸散发的味

    话不多说,次日就有族人自发结伴去到药山,其中便有木槿。

    距离洪退去已经十几天,明人皆知晓余族人生还的机会实在太过渺茫,可大伙不能放弃,如果连自己人也放弃,那……那他们就真的死定了。

    族人们自欺欺人般去相信这人说的话,纷纷附和:“对,俺们等着族从药山回来!”

    也对,女人老早便不满丈夫照看拐叔之事,等整个车队皆从土匪窝发了笔横财,女人则天天盼着拐叔没了,自家好得来他手里的百十两银

    那段时日族人们还私底笑话王宝顺有了地主老爷的派,实在阔气。

    不过女人死活都想不到,中间会突然遇见洪灾,丈夫孩皆未活过拐叔。

    木槿等人在发前就扯家中残余的旧布料了面衣遮掩鼻,饶是如此,依旧有若有若无的味飘散来。

    在大伙中,王宝兴仿佛战无不胜,不遇见怎样的危险,族也不会遇难,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王宝兴回到东小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