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1章 战争泥潭(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万岁不可!”

    果然、如朱由检所预料的一样,这群先前还叫嚣的家伙,一听到汪应蛟算的账后,立就一改激的态度,让皇帝三思了起来。

    “十六万大军所开的开银便是八十万两银。”

    “臣弟以为,当治罪张之厚,另派能臣巡抚,武官总兵。”

    真凑起来,加上还要留守城的兵多也就兵八万罢了。

    不过朱由检也不担心,因为他知,只要自己开说要收复失地,那这群还在叫嚣的文臣就会立闭嘴。

    因此他才没有轻言就说要打,而是以守为主。

    朱由校不理解很正常,毕竟对于边事他还是有些弱,但朱由检却不能随意就说兵。

    夺回了城,在关隘和山隘驻兵,总比要在平原驻兵好多了。

    只是他的话、在百官们看来,就有些弱了。

    果然、他这话一说来,瞬间朝堂之上的百官就闭嘴了,而朱由校也前一亮

    “请万岁三思……”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我大明应该先收复辽东失地,再谋求扫。”

    西南一副要打持久拉锯战的模样,东北的努尔哈赤也和科尔沁落结盟了。

    朱由检望着这一幕轻嗤,随后才开

    更何况、他记得自家弟弟说过,要扫平河的,怎么却这么平和?

    他面忧虑,作揖上奏

    “目前,我朝在辽东兵共有大宁一万六千八百兵,辽浙兵二万七,沈川兵二千四,辽兵六千五,蓟兵九千,金州川兵三千,宽甸蓟兵二万一,其余辽兵五万三千,山西客军二万七,合计十六万五千七百兵人。”

    朱由检的话刚说完,便有人声喊着不可站

    “若是加上辅兵,合计二十四万大军。”

    “这还不算火药、军粮,骡等等,若是短期无法收复失地,每月所消耗钱粮都在十数万两之,国帑难以负担啊……”

    如果连巡抚的问题都那么大,那么去岁押解的饷银,是否到了延绥镇将士手中,有没有被贪污?会不会已经空额的连陕北都守不住了?

    “那被掳掠的百姓呢?”朱由校有些不服气,毕竟老都被明军打的退守了,一个小小的河如此梁,岂能不诛?

    于是当、以姚宗文等人为首的官员,就纷纷开始拐弯抹角的弹劾起了朱由检。

    “弟弟细细说来。”

    这样的举动,说明的是延绥地方上的问题。

    不过他们也知、弹劾过重会引起反效果,所以没有直接弹劾他,而是弹劾山西三镇之中的大同和太原镇。

    “是……”在心中叹了一气,朱由检只能假装要动兵,心里却在给文臣挖坑

    看着文官的架势,估计是不会放过这个朱由检“弱”的机会,没办法的他只能上前说了要收复辽东失地的事

    在他看来、挑衅大明之徒,都应该被诛。

    “万岁、国帑空虚,辽河以东十万兵,若是要兵,便需要最少六万辅兵,总计十六万人。”

兵,而是等到蒙古人都走了,他才慢悠悠的去收拾残局。

    这个时候、朱由检再持收复河就有些不太合乎常理了。

    这一系列问题,才是朱由校想要问的问题,而对此,朱由检只能作揖回应

    朱由检着实是对

    “臣以为、可从燕山所调火炮八百门支援辽沈、宽甸三城,大宁三卫,命辽东经略熊廷弼指挥辽、沈、宽甸等城近十万兵,收复辽东城以失地。”

    因此、自信满满的他对百官和朱由校继续

    朱由检的话说,群臣纷纷直了脊背,似乎辽东这样的好局面,是由他们手营造的。

    搜、也就是对河用兵,而提这个提议的,便是左佥都御史的邹元标。

    他们好不容易才裁撤山西三镇,现在要复镇是什么意思?

    “万岁、臣以为,山西裁撤边镇乃是大错,应该重设边镇,联合宁夏、固原两镇搜。”

    对此、朱由检十分无奈,只能走一步

    只是他这话,让朱由检和朱由校都皱眉了。

    “戚元弼募浙兵一万四,已经北上抵达辽了。”

    “尔等知收复辽东需要耗费这么多钱粮,难不知所需要耗费的钱粮与这相差无几?”

    朱由检看去、果然站来的是尚书汪应蛟。

    先收复辽东的铁岭、开原、抚顺和失陷的城才是他需要的。

    尽这件事,明显不到山西三镇来,但他们就是弹劾了。

    倒是朱由检自己,他十分清楚,这所谓的十六万大军里,真正能打的还是浙兵、川兵,少分辽兵和蓟兵、山西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