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闻言,木懿也激动的作揖躬。
凶猛的火炮没日没夜的轰炸妙当城,妙当城外的护城河防线和营垒防线全告破,六万兵
缩城
,八万多兵
依旧驻守各个隘
、山
。
所以朱由检在回复洪承畴的手书里,于一开始就说了个清楚……
三千里土地听着很大,足足两千多万亩,但由于东吁开发不足,实际上这两千多万亩疆域中,只有不到一千二百多万亩的耕地。
因此,虽然此刻是正月,但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这个时候也是即将收割稻米的时候。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也是因为黄蜚接到了黄龙让信鸽送来的书信,因此积极合洪承畴所致的。
斯祢卑知这是一个苦差事,但丢失江滩防线的他没脸拒绝。
东吁境有数百民族,大明不可能
到让数百个民族,七八百万百姓都接受大明的文化、制度和法律。
“大概四个月,请我王放心,我们一定可以持到大明的贼寇败退!”
八百万石稻米养三百万多军民,哪怕每天一人只吃一斤米,也多只能
持九个月,更别提这些土地还伴随着明军的
攻而不断减少。
黄蜚的态度,让洪承畴对于自己成为阁首辅的把握又大了一些,因此态度自然好了很多。
装备步枪的海军在十天时间里,占领了缅甸的大分沿海地区,现在缅军虽然还掌控着三千里平原和三百万多百姓,二十几万军队,但谁都知
,他们已经是困兽了。
“传令各军兵,除东岸的后军,其余各
于明日午时发动总攻,对
吾各
兵
,一个不留。”
貌基受不了这份屈辱,带一万兵后撤妙当城后方二十里,留
斯祢卑带兵五万驻守妙当。
只是他也知,东吁的贵族没有一个人会支持他投降,因为他们想保留他们的玉石矿山,各
矿脉,还有现在的地位,以及自己的领地。
想着这些利益,木懿怀揣着激动地心派
塘骑,塘骑也很快通知了各
兵
。
恐怕还没等到夏季,他们就被全歼了……
“我们的军粮还够吃多久?”
一千二百万亩土地,养活当地百姓尚且困难,更何况还有二十几万脱产的军队呢?
“黄文麓什么时候能到……”
文麓是黄蜚的表字,洪承畴称呼黄蜚的表字,显得二者亲近了不少。
四个月的军粮,加上不断减少的土地,他们怎么可能击败明军?
妙当山的一
河谷里,当神
疲惫的貌基对大臣询问时,大臣的话让他失望无比。
看着被炮击的妙当城,阵地上的洪承畴脸依旧淡然,但对黄蜚的称呼却从黄都督变成了黄文麓。
一个不留,二十几万大军就是二百多万两银,他木懿最少能拿到好几万两银
。
从一开始、朱由检就不打算用温和的手法,他要的就是将东吁原有的毒瘤全
除。
缅甸地区的平原基本上是一年多熟,但是和大分一年多熟的地方一样,一年多熟的土地,亩产不一定会比一年一熟的土地
,就算
也不会
太多。
明军的调动和备战,自然也被缅军所关注。
只不过,他们的这些想法对于大明来说简直就是一羞辱。
一想到阿拉王素泰的七万大军面对黄蜚的一万兵
,只
持了三天的结果,貌基有些疲惫了。
不然,说到底黄蜚也是海军都督府的都督,除非洪承畴成了首辅,不然就算是他经略五军都督府,和黄蜚也只能是平级。
战争打到这里,缅军显得无比窘迫。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战场斩首的赏银,更重要的是后续三年的扫尾任务。
因此,他便只能带着五万人,在妙当城挨炮击。
一千二百余万亩稻田,多产
一千万石稻米,这些稻米可
用的
分只有不到八百万石。
洪承畴抚了抚须,思虑片刻后果断令:
除了木、勐养、孟艮等地原属于大明领地的民族外,其他民族对大明的态度都是敌视的。
“二百里……”
“亡其国,废其制度,施以汉法,教以王化……”
至于他的询问,作为他亲信的木懿也作揖回礼:“
照时间,估计距离妙当城不到二百里了。”
至于洪承畴,他每日在火炮阵地,看着己方两千门火炮对着妙当城狂轰滥炸。
除了距离太远的龙在田负责地方暹罗北上侵略外,其它诸如祥麟、秦拱明、秦翼明、黄蜚、吾必奎、沐启元等各
兵
都开始准备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