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2章 京中轶事(3/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当王肯堂停止了发表,朱由检也开了自己的想法:

    “朵甘的事可以等一等,这批医生,以及日后的医生,就照你所说的,派往比较贫苦的省份,各省的惠民药局若是需要修葺,便列一份名录给承恩,承恩会派人查。”

    “只要没有虚作假的况,一律应允。”

    不是古代还是现代,亦或者是未来,人只要有了条件就会往好的,经济繁荣的地方走。

    经济繁荣的地方,医生自然就会多,这个从惠民药局在江南的分布就能看

    在朱由检以前,大明从没有官方培养医生的例,自然也就没有分医生去地方发俸禄的例

    但即便如此,江南的惠民药局却足足有三千六百余家,在药局的大夫足足有两万九千多人。

    相比较之,在朱由检以前的整个北方,惠民药局的大夫数量只有不到五千人。

    虽说江南占据天近三分之二的人,但占据三分之一人的整个北方,却只有不到江南六分之一的大夫数量,而西南和两广之地就更别提了。

    因此,对于朱由检来说,好的资源全集中就是浪费。

    今年太医院的三千多医生如果用给江南,那只是锦上添,但如果调给西南、两广趾和关外、旧港之地,那才叫雪中送炭。

    太医院的事,就这样被朱由检定了调,不仅仅是今年,日后的每一年,燕山医学院毕业的学都将派往偏远地区。

    在事说完后,朱由检问了一王肯堂,关于医学生的数量。

    没有乎他的意料,医学生的数量在稳步的增,每年能毕业的大约三千到四千人左右。

    只不过,他们接受的知识,也只能理一普通的病症和外伤,复杂一些的就不太行了。

    但即便如此,也能满足大明百姓的日常所需了。

    那些疑难杂症和后世治不好的病,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绝症。

    忙完了一切,王肯堂为朱由检诊了诊脉,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隐疾。

    在完了这些,王肯堂才行礼告退,至于朱由检也目送他远去后,朱由检才对曹化淳等人说起了其它的事

    “新政颁布后,江南有没有动静?”

    “没有……那些士绅豪都十分老实,百姓也没有闹事的,这都得益于殿的手段。”

    朱由检的询问被曹化淳快速回答,同时他也钦佩朱由检的手段。

    朱由检的手段并不难,以往江南士绅豪想要对抗朝廷,都是煽动百姓、佃和士去闹事,然而对此,朱由检的手段十分简单。

    敢于反对新政的士,终不得参与恩科,敢于反对新政的百姓,其女不得官学,佃不得分田、迁移。

    三条政策,每一条都卡准了每个阶级的需求。

    朱由检不禁科举,禁恩科,但谁都知,恩科一年一次,是最快踏官场的途径。

    一旦被禁止参加恩科,大分士这辈也就毁了。

    至于百姓的女不能上官学,佃日后不得分田,这些更是打中的百姓和佃的命脉。

    尽官学还没有推广到江南,但皇店每日都会在江南宣传各地官学开办,以及朝廷对江南官学开办的时间。

    至于分田,江南许多佃可都是在朱由检裁撤卫所后得了便宜,分了田地的,虽然只有两三亩,但那也算分地了。

    如果日后不能迁移,不给分田,那佃这辈就都是佃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