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三亿两纸币,以黄金为锚定,继而发给士绅,从士绅手中购田亩。”

    当着众人的面,朱由检说了“金本位”,并继续说

    “国朝有二千二百七十二万两黄金,而我之所以这么多年未曾使用金银库里的黄金,便是留作纸币锚定,设置金本位。”

    “所谓金本位制,便是以黄金为本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重量的黄金。”

    “天启通宝的大小银、铜币和纸币一样,都能用于兑换黄金。”

    “至于怎么兑换,想必不用我说。”

    “自然是以一万文钱兑换十两白银,十两白银兑换一两黄金。”

    说到这里,朱由检毫不留的批评了自家祖宗们:

    “昔年国朝发行宝钞为何会渐渐贬值,原因是在于宝钞主要使用的锚定虽然是金银粮,但朝廷并没有这么多金银粮可供兑换。”

    “洪武后期和建文年间宝钞贬值严重的原因,也是因为朝廷滥发宝钞,宝钞数量远超朝廷手中金银粮的原因。”

    “国朝不能走老路,自然需要用东西来作为锚定。”

    “这个锚定,便是金银库手中的黄金。”

    朱由检一边对众人解释,一边又说

    “国朝每年都会收黄金,少则五十余万,多则七八十万。”

    “如果使用这些黄金来锚定纸币,继而制作的纸币,限定发行的话,纸币便不会迅速贬值。”

    “以国朝的黄金储备,在年末足以放两亿三千万两的纸币。”

    “即便朝廷所需是两亿六千万两,却也能超发。”

    朱由检的话,为众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并不傻,也知宝钞为什么会超发的原因。

    大明宝钞崩溃的原因,和朱由检讲的基本没差别。

    从洪武八年大明宝钞提举司卯足了劲发行宝钞开始,直到朱元璋嗝的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年发行量达五百万锭纸币。

    朱元璋倒是定了宝钞兑换的规矩,那就是金一两兑钞四贯,银一两兑钞一贯,但宝钞不许兑换金、银。

    这单向兑换,使宝钞实际上成为不兑换纸币。

    不能兑换的纸币,那和废纸是没有区别的,而且大明的宝钞从发行开始就只发不收,致使市场上通的纸币越来越多。

    况且这是据洪武八年的价所来制定的兑换规矩,但问题在于这个规矩仅仅只存在于朱元璋的

    在使用宝钞的整个时期,大明国库里没有一丝一毫用于锚定的金银、铜钱、大米来给纸币作信用担保。

    明初宝钞提举司逻辑很简单,那就是我印了一贯宝钞,它就真的能当一两银,能当一石大米啃。

    如果说仅仅这样定规矩也没有什么,并且以明初的实际况来说,五百万贯宝钞只算超发,不足以让宝钞崩溃。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