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8(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万把重放在了“女生读书的机会”上。

    林知夏双手捧脸,安安静静地望着同学。她既然加了演员组,就不会越俎代庖,抢走编剧组的份工作。

    编剧组里的另一个同学问:“那还能演什么?《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大观园?”

    编剧组的同学们加班加,赶在两天了《变迁》的第一版。

    张老师的度赞扬,让十七班的演员组、导演组、组迫不及待地开展了排练工作。

    她通过两幕戏剧化的场景,还原历史与现实——公元1906年,正值清朝末年,男女不得同校,女学堂稀缺。公元2006年,省立一中同时招收男女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女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女老师能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百年历史推动了社会步,也推动了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编剧组的八位同学都对《变迁》很有信心。他们相互校对,确定版本,就把电稿发给了沈负暄。

    江逾白直接建议:“省立一中的前是1906年的一所学堂。我们设置两幕场景。第一幕在1906年,第二幕在2006年。我们的小品对比一百年来的变化,弘扬‘博学慎思,修明德’的校训。”

    林知夏与江逾白不同。她本没考虑到“周瑜小乔是夫妻”的层面。

    省立一中的初中有一栋艺术大楼,楼里共有两个排练厅。百年校庆即将来临,排练厅的档期难求,初二(十七)班只能在周二、周三的中午使用一个排练厅。

    万更是风风火火地准备起剧本。她把剧本命名为《变迁》,又分成了两个分——1906年与2006年。

    江逾白才刚讲完,沈负暄就:“你这个办法不错,明了百年校庆的主题,还能让观众们记起校训。张老师肯定特别喜。”

    江逾白演周瑜,林知夏演小乔——这个假设,却让江逾白觉得不好意思。他知,周瑜和小乔是一对夫妻。而他还是个初中生,不应当涉及成人的层面。此外,他和林知夏是好朋友,更不能扮演周瑜和小乔。

    江逾白严肃:“《三国演义》火烧赤。”

    省立一中的校训是“博学慎思,修明德”,结合了《礼记·中庸》与《礼记·大学》的名句。

    这意味着,每逢周二和周三,林知夏都不能回家吃午饭,也不能回家睡午觉了。起初,她有一不开心,但她随后就想到,她是十七班的班,还是《变迁》的女主角,于于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拿到剧本,反复品读,都说编剧们写得好,写得妙,行文畅,立意很,肯定能摘取“校庆节目一等奖”的桂冠。

    班主任张老师也很喜这个本。虽然这个本,并不符合他“闹闹、喜喜庆庆”的要求,但他看了台词背后的神文化,他非常欣。他鼓励大家带着学习的,演竞赛班的昂扬斗志。

    编剧组的同学们,大多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一时想不到更好的主意,索全票通过了江逾白的提案。

    光线明亮的小教室里,林知夏双手住桌,忽地站了起来:“江逾白的办法很好,我支持。”

    沈负暄笑意更:“哇,江逾白,你想演《三国演义》的赤吗?那要怎么分?你是周瑜,林知夏是小乔?”

    万评价:“刘姥姥大观园,温馨、平淡、有趣。可是,它跟我们省立一中的百年校庆有什么关系啊?”

    沈负暄带着一帮朋友跑去学校门的复印店,直接将《变迁》打印成36份,再带给初二(十七)班的每一位同学。

  沈负暄:“《西游记》三打白骨。”

    编剧组再次集沉默。

    她只是平静地分析:“照《资治通鉴》的说法,赤之战,伤亡惨重。曹cao逃跑的时候,路泥泞,狂风大作,军队难以行。曹cao就让一些病弱的士兵背着草,伏在地上,骑兵的蹄直接从那些士兵的上踏过,活活踩死了许多人。”

    江逾白缺少林知夏的这份悟。

    林知夏描述的场景,震撼了整个编剧组。

    “我们不能演赤之战,”万决地说,“张老师讲了,校庆就得闹闹,喜喜庆庆,不要搞这死伤无数的东西。”

    《变迁》这个剧本,宣扬的是一“回顾校史、学习”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