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适应了北京的生活环境吗?
笔迹一顿,她放《人类观察日记》,从书包里找
一沓信纸。
林知夏打开《人类观察日记》,提笔写:今天是2008年9月1号,
一开学的第一天。我迎来了全新的
中生活。我被分到了
一(27)班,班上一共有四十九位同学,尽
我希望江逾白是其中的四十九分之一,但我更希望江逾白能在北京的求学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
段启言话
:“你这不是废话吗,还能想什么?肯定是数学难题,要不然就是信息学科竞赛。”
林知夏主动提议:“汤婷婷,我能和你同桌吗?”
有人问:“林知夏在想什么?”
那是林知夏挑细选的一沓信纸,纸页的背景是珠光浅粉,印着几颗淡红
的草莓,彰显了她的个人风格。她送给江逾白的每一张贺卡上,都有她毕生挚
的
果草莓。
早晨的微风教室,她的发丝被风拨得缭
。她专心致志地折叠信纸,将那一张纸叠成了非常规整的形状。
“是的,”林知夏承认,“我在给一个好朋友写信。”
这一封信,写得比较简短。
(2008年9月1号,写于省立一中,一教室)
这是我寄给你的第一封信。现在是2008年9月1号,北京时间早晨七四十分,我正坐在
一(27)班的教室里,等待班主任老师的
现。我回想起了我们的初中时代。每一次走
十七班的教室,你都是我的同桌。因此,十七班的教室对我来说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地方。而在
一(27)班,更多的是一
熟悉
。沈负暄、段启言、金百慧都成了我的
中同班同学,汤婷婷是我的新任同桌。洛樱学
把她的古典文学社托付给了我,我是新一任的古典文学社团的社
。
另一位同学微微颔首,是
地分析:“对,真正的
者就是这样,他们的大脑一直在
速运转,清醒状态
,总是在琢磨数学难题。”
“好啊好啊,”汤婷婷望向远的教学楼,“我们早
去教室吧,选个好座位。”
祝:学业有成,万事顺心!
林知夏一副认真思考的样
,从教室的正前方走过。
汤婷婷拉着林知夏跑一小段距离,林知夏扭
看了哥哥一
,哥哥立刻说:“中午十二
放学后,我去你们班的教室门
找你,带你回家。”
汤婷婷了
。片刻后,汤婷婷直接猜测:“是江逾白
致江江江江逾白:
林知夏到不好意思。打从她
教室开始,她没有思考一丁
和数学有关的事
。
初一那年开学时,林知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里,忐忑不安地探索着未知的环境。她清楚地记得,当她靠近自己的教室,见到江逾白,她的心一
变得轻松又愉快,就像一只生活在海滩上的寄居蟹,经过一番
途跋涉,终于发现了她最中意的贝壳。
一(27)班的教室宽敞又明亮,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洁净反光。林知夏扫视四周,最终选定了一个靠窗的座位,窗外视野开阔,她能望见空
的cao场,蓝湛湛的天空。
林知夏再次阅读了一遍,到心满意足,很郑重地补充了一个“林林林林知夏”的落款。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cao场上,还有江逾白最喜的单杠。
他是否也正在想念林知夏?
见信如晤。
“好的!”林知夏声调响亮地答应。
来,他的妹妹真是一个很乖巧听话的女孩。
今天的江逾白过得怎么样呢?
省立一中校园里的桂树开了,开得好漂亮。我会给桂
树拍照,再把照片随信寄给你,这就相当于你和我一起赏景。海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桌汤婷婷发问:“你在写信吗?”
林知夏的手指及草莓图案。她略作思索,便在纸上落笔写信——
她听见前排的同学们窃窃私语:“你们快抬,快看,那就是林知夏,省立一中竞赛小公主,2007年度罗
尼亚数学大师赛冠军,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保送预定,今年二月份就发表了一篇sci
理论文的林知夏。”
而今天,林知夏迈一(27)班的教室,望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初中时代。然而,江逾白不再是她的同班同学,也不再是她朝夕共
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