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黎荞印象中正经严肃的科举试题相去甚远。
秀才又不能当官,知不知又有什么关系,秀才只需要好好背书,满肚
文章,基本功扎实不就成了么。
基短短几年,所写文章已经达百篇,他年纪大了,脑
不如小年轻好使,研读这些文章时,他总觉得力不从心,犹如无
苍蝇,胡
冲撞,抓不住重
。
“……文哥,我不懂,科举考试不该是从四书五经中题么?”他忍不住问。
别说是庄文一脸绝望,他光是听一听也要绝望了。
他没有行过归纳总结……
每次考完,他回来后都会把题目记来,特别是策论题,这是他的弱项,虽然已经考过了,但他依旧时常翻
来揣
。
现在这样的题,这要求也太难了。
当今圣上就此事写了篇文章,然后策论题便是若考生在场,那该怎么制止这一惨剧,当地官府又该怎么。
好家伙,当今圣上这么写小作文?
……
简单来说,就是从应试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
“当然记得。我去拿给你。”
“这两策论题,说到底都是圣上关心百姓,想寻
能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好官,而不是只知
读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
。”
“文哥,其实一百来篇文章也不算多,把每篇文章的中心容提取
来,再联系四书五经的义理,这样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再加上他写文章偏好堆砌辞藻,于是现在写来的文章就有些四不像,还不如从前写的好。
黎荞接了过去,先是翻看了一
前面的墨义和帖经,然后略过诗词歌赋,直接去翻最后边的策论。
又是考生该如何。
很快,他把新帝登基后的两次真题找了来。
当今圣上走的是这个路?
前年,西北某府发生了旱灾,有迷信的村人绑了一妙龄姑娘想要献给一大仙求雨,结果姑娘不从,撞
而死,这姑娘的竹
为了给姑娘报仇,一夜之间杀了相关的上百村人,震动朝野。
“从前是这样的,但圣上说四书五经考了太多次,每一句话都被反复论证过,没有新意,于是策论就他所著文章中题了。”
这题目虽然偏到邪门。
那怪不得这科举不好考。
科举考试题诶,可以冷门,但不能邪门啊。
平城这地方又没有台风!
但能看来,圣上想寻能解决事
之人。
比如说,叹民生之多艰。
只是考秀才而已,又不是殿试,一个秀才需要知那么多吗?
说到最后,庄文又叹气:“今年圣上已经作了十三篇文章,在明年院试之前,怕是还能再多十三篇。招架不住啊!”
他原本以为策论的题目是摘取当今圣上小作文里的一句话,乎他意料的是,题目是
取小作文的中心
容,然后以询问的方式,让考生给
答案。
“啊???”
庄文有些愣,黎荞此话对他而言倒是有些新鲜。
更可怕的是,策论从这些小作文中题……
再比如说第二次的策论题。
黎荞沉思了片刻,然后对庄文:“文哥,我是这样想的,但不知对不对,我说
来,咱们探讨一番。”
庄文说着起去翻
后的大书架。
黎荞:“……”
原是个学渣,连最基本的书籍都没背完,所以对于这些真题一无所知。
……
然后第二年策论的题目便是若考生遭遇了台风,该如何自救,当地官府结合自的实际
况,又该如何
。
他从前研读圣上的那些文章时,都是背完一篇就背一篇,倒是没注意过这百篇文章中心
容是否有相似的。
而天大事,能公开写到试卷上让天
读书人自由发挥去解题的,无非就是国计民生。
“文哥,之前两次考试的策论题是什么?你还记得么?”他问。
问官府该如何,这说得过去,但问考生自该如何自救,这也太偏门了。
“题人就算是想玩新
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要和四书五经联系上,和国计民生联系上。你说是不是?”
“原来如此。”黎荞恍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