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独chong夫郎 第42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想得

    他此次就是要杀儆猴,好让天官员今后都兢兢业业的给他守护一方安宁。

    他为皇帝累病来,这帮官员却是舒舒服服的在地方当土皇帝?

    怎么不看看这些人的飞升啊?

    况且,史总督此次的确不如俞知府的好,此前俞知府募捐御寒资,史总督就过问了几句,没付什么实际行动。

    除了俞知府,还有田知府以及好几位地方知县,这些人将来都是要升官的。

    他也表扬了明总督,赏了明总督三个月俸禄——这品级的大官,他也只能赏金银了。

    但收到消息之后,明总督还是千里迢迢赶往了原河省和东山省的边界。

    若不是心虚,那心里害怕什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此次灭蝗,俞知府自掏腰包设奖金刺激百姓灭蝗,史总督却是令号召全官员百姓一起捕捉蝗虫。

    不想为官,那可以给他递辞呈,他保证一个都不挽留。

    盛鸿这一番话语,让七皇和四皇有些羞愧,两人赶认错。

    他怎么不去罚明总督?

    若史总督跟明总督一样,接到蝗灾的消息之后,立赶赴灾区,积极组织百姓救灾,而不是坐在总督府发布一的命令,那他何至于将这位三省总督的脸面给丢到地上

    人力终有穷,人类在天灾跟前太被动了,这样的重罚实在是不妥当。

    以他看来,大盛官员的日太舒服了,拿着俸禄,掌握着一地大权,过的比他这个皇帝都滋

    他又不是真的不讲理。

    若是在太平年间,那盛鸿或许忍了。

    拿了他的血汗钱,那就主动、积极的给百姓办事,给他守护大盛的江山,而不是事到临了追着天灾的跑。

    他们也不是为史总督求,他们只是觉得若是这个一开,那今后大盛的官员日日都要陷恐惧之中。

    恰好当时黎荞坐在屏风之后批阅奏折,将盛鸿这番话听耳中,他无比想为盛鸿赞。

    其实明总督的行为是有些冒险的,因为明总督很可能会扑空,蝗虫大军完全不可控,路线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既然盛鸿有此旨意,那肯定有盛鸿的理。

    怎么着,他宵衣旰、夙兴夜寐的理政务,费尽心思充盈私库,其实是在为这帮官员打工?

    他们只担心天官员今后会惶惶不安,却忽视了他们老父亲的付,是他们错了。

    这是不是太过了?

    几位大学士顾虑多,没有求见盛鸿,但七皇和四皇都去找了盛鸿。

    人家明总督接到蝗灾的消息,立研究蝗虫大军的路线,然后从首府赶往大泽府。

    今后就该台一项专门针对各级官员的追责制度,好叫这帮官员把心思都放在官上。

    唯有这样的重罚,才能让各地的地方官都重视起来。

    但今后十余年可是天灾不断。

    两相对比,史总督凭什么继续占据总督之位?

    面对着两个儿的疑惑,盛鸿心平气和的与他们解释。

    明总督宁肯白跑一趟,也不愿意坐在首府焦急的、被动的等待消息。

    这么一来,盛鸿仁君、明君的名声要大大的受影响。

    是不是在心虚?

    史总督此次被罚,一儿都不冤枉。

    只瞧得见史总督跌跟,看不见俞知府等人的飞升,这心态很有问题啊。

    是这个理儿,盛鸿贵为皇帝,本该享尽人间富贵,结果盛鸿累死累活维护大盛江山,还薪养廉,但很多官员却是不办实事拿着盛鸿的银吃吃喝喝,盛鸿完全就是冤大嘛。

    只要真心治灾救民,他肯定会奖赏的。

    史总督被降职,这是史总督自己找的!

    后来盛鸿继位,现了如英国公、彭家这样的刺,但将这两个刺收拾了之后,连带废了两位皇,文武百官以及一大帮勋贵哪里还敢和盛鸿对着

    真以为一个月几千两银的俸禄是好拿的?

    就算是一些张狂的,也都收敛了起来,夹着尾人。

    他一大把年纪了,每日还从睁忙到天黑呢,地方官凭什么比他过的舒坦?

    天官、能官的人才多的是,不想那就麻溜



    还有,他此次又不是只罚人不赏人,嘛只记着史总督不看看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