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断后路(二合一)(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搞我?我直接自断后路!(二合一)

    其实在中原文明中,领先世界的并不只是各思想、四大发明这些,算学也是世界尖的。

    云南那边收获之后,有心之人很快就算来了那些粮的产量。

    玉米最少能达到稻麦的两倍,土豆就更吓人了,十倍都不止。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明朝时期,一石大约是一百五十斤左右,所以稻谷的产量通常是在不到三石左右,也就是四百斤上,而麦的产量要低一些,亩产在两石左右,约为三百斤上

    不过有一,这里面取的是单季的产量,而且取的还是那些好的土地,也就是最的产量。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南方通常是两季稻,能三季稻的地方还是很少的,其中早稻的产量要低一些,但这些数据在数值上取的是产量更的晚稻的产量。

    也就是说,实际上的产量并没有这么,这些数据甚至比平均值还要一些。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了,尤其是在朝堂上,这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比这更离谱的,这都不算是事儿了。

    而土豆的产量在后世能达到三千到五千斤,在这个没有化农药的时代显然是达不到的。

    朱瞻壑挑了最好的地,让人天天打理,最后的亩产量也不过是千斤左右。

    这对于朱瞻壑来说或许已经很低了,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足够骇人了。

    什么?你说那些人是怎么确定这些粮的?

    先为主呗,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粮了,有足够的粮,再加上合适的时间,推翻一个王朝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朱瞻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安排人市舶司,这一趟的损失又这么大,在那些人看来这除了粮就不可能是别的了。

    甚至,在黄淮等人的视角中,这已经是汉王一脉开始屯粮造反的前兆了。

    但是!

    对于黄淮等人来说是威胁,可朱炽呢?对他来说也是威胁吗?

    别忘了,这天,是姓朱的。

    ……

    乾清

    “这消息属实吗?”现在的朱棣已经没有了平日里的云淡风轻,脸上满满的都是张的神

    “回陛,产量已经可以确定了,但是否是粮……这个还有待调查。”

    “不过,汉王殿看得太了,如果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怕是……”

    “不用,和以前一样!”朱棣大手一挥,很是脆的了决定。

    “是!”纪纲心里咯噔一声,对汉王父的评价又了一层。

    以前人们总是觉得汉王就藩去了,就丧失了争储的可能,虽然随着朱瞻壑连了好几件大事让人们的想法有了改观,但仍旧不是很彻底。

    毕竟,朱棣的态度比较暧昧,让人捉摸不透。

    你说他想让汉王一脉有竞争力吧,他让汉王就藩去了,可你说他想让汉王一脉彻底没机会吧,他又不断地给汉王优待。

    而现在,纪纲在今天终于是明确了这个答案。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