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1章 被遗忘的勋臣(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唉……”朱瞻壑叹一声,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怎么继续去了。

    事已经发生,面对才是唯一的办法。

    “你们的父亲……葬在凉州了吗……”

    “世殿不必挂怀。”似乎是看了朱瞻壑的心思,吴克忠轻声说

    这一,其实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能看得来,但能够理解的确少之又少,敢于说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免礼。”朱瞻壑摆了摆手,示意四人起来,自己则是靠在了椅背上,审视着面的四个人。

    就是在那个时候,太宗皇帝赐姓吴,并为其起名为吴允诚。

    “好了,起来吧。”朱瞻壑起,亲自将吴家三兄弟扶了起来。

    然而,这样的武将世家,在洪熙朝后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因为在当年北征时,这吴家人一父三全都是三千营的成员。

    这些经历,让吴允诚得封恭顺伯,其二者因为在平叛中,也得封广义伯。

    朱瞻壑闻言默然。

    在那时,三千营是归当时还是汉王的朱煦统领。

    他们三人,当初都是跟着自己父亲朱煦征战过的,虽然算不上是死忠,但吴家如今落到这境地,他们吴王一脉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吴家一家四人全都是武将,而且全都是有战功的武将,更是一门双爵。

    “世殿,吴家的遭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与太宗皇帝、洪熙皇帝和先皇,以及吴王殿和世殿没有半分关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当朝武将中,支持吴王一脉的占大多数,但这大多数中,却极少能有吴克忠这般明事理的人。

    虽然后来吴王一脉仍旧是武将的领军人,朱瞻壑的起势也保全了武将在大明的地位,但这些被留在京中的武将却没了晋升的机会。

    除此之外,他们四人还有一个共同,那就是他们都不是汉人。

    “回世殿!”吴家三兄弟对视一,异同声地说

    吴者、吴克忠、吴克勤、薛绶,这四人都是大明武将,而且还都是这两年备受冷落的武将。

    “有劳世殿挂念,家父已在凉州安息二十余年了。”吴家三中的大哥吴克忠低声回

    “,我需要你们,大明也需要你们,不知你们是否愿意再次为大明拼搏一次?”

来到了朱瞻壑的面前。

    “既是了这世俗,那自然是要遵守世俗的规矩,况且吴家自太祖皇帝之时就镇守凉州,这只是我等的本分。”

    “你们一家镇守凉州了,驻边、巡边、北征、招降、平叛,为大明立了汗功劳,然而这些年因为我们朱家人的事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我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歉意。”

    洪武朝归降,镇守凉州,并招降周围少数民族多个。

    永乐朝随太宗皇帝北征,归来后继续驻守凉州,凉州卫、永昌卫将领起兵反明,吴者与其母被困虎,可饶是如此,吴家仍旧是住压力,在朝廷援军未到之前顺利平叛。

    “唉……”再次叹一声,朱瞻壑才缓缓开

    吴者、吴克忠、吴克勤是亲兄弟,他们都是随着父亲吴允诚归降大明的。

    后来太祖皇帝驾崩,惠文帝继位,因为其忙于削藩,吴允诚一家继续驻守凉州,直到永乐三年,太宗皇帝完全平定后,吴允诚一家再次京,拜见太宗皇帝。

    看着面的吴家三兄弟,朱瞻壑的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当初,吴王一脉前往云南就藩,带走一个徐亨已经是老爷开恩了,要是带得多了,怕是吴王一脉就被当是叛逆给剿了。

    当年吴王一脉去云南就藩,可以说是抛了一切,就只带了徐亨一个人走,其他人全都被丢在了应天府。

    “臣等拜见世殿!”x4。

    吴家一家原本不姓吴,吴允诚原名把都帖木儿,是鞑靼人,洪武二十三年拖家带的投诚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安排他驻守凉州,此后十余年间恪尽职守,未曾犯过任何错误。

    吴家一家都参与过大明的重要军事行动,而且还是多次,从驻守到巡边,再到招降、北征、平叛,都有他们一家人的影,并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

    “万万不可!”吴家三兄弟闻言顿时跪倒在地,吴克忠也低着解释

    “当初的事,并非人力所能改变,况且自吴王殿就藩之后,大明就没什么战事了,我们一家就在凉州,为大明守着大门,好的。”

    “既是大明武将,自当是为大明冲锋陷阵!革裹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