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章 朕有拯救万民之wu征收商税(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话还没说完呢,李华大声:“不可啊,加重商税乃是与民争利,天会民怨沸腾的!”

    他们发现皇上真的变了一个人,严肃时杀伐果断英明睿智,私里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唐宗宋祖也不过如此吧?

    李存明:“朕只是废除了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也没有说不收赋税嘛。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负担太沉重了,是时候休养生息啦。况且朕还可以从商人上收税……”

    人膨胀之后,清王朝照样现了尖锐的人地矛盾,照样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甚至比大明朝还不如,沦落成西方列争相抢夺践踏的弱者,签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上五千年的历史里从没这么屈辱过!

    系统真是好爸爸,虽然奖励品随机而定,但李存明也看来了,每一次奖励的东西,都是他当急需的。

    臣们听皇上说得无比郑重严肃,停咀嚼,认真会皇上的话。

    “朕这里除了土豆,还另有一,名叫玉米,闽越地区的老百姓称之为番麦,也是从西洋传的。”李存明指着假山前上百个麻袋,里面装满了土豆和玉米

    顿了一顿,宣布旨意:

    这些人有意无意忽略了两,一是经过明末二十多年的战争和灾荒,人锐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而李存明并非夸大其词,之所以敢如此断言,是有历史依据的。

    这些土豆和玉米,是李存明昨晚利用正面绪值签到获得的。

    想到这些,李存明久久不能平静。臣们看着他的表时而严肃,时而愤怒,时而又充满希望,都不约而同站直了

    “诸位卿,你们不要小瞧这两样平平无奇的东西,也不要因为它们从西洋而来心存偏见。明白告诉卿等,它们耐贫瘠耐旱,山地、平地都能植,而且产量得离谱。”

    三饷,指的是崇祯年间为了平叛、抗击建屡次加征的赋税,分别指辽饷、剿饷、练饷。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大臣们一愣,随即噗嗤笑了。

    “陛,如今叛未平兵戈不止,废除了三饷,以后只怕国库空虚……”蒋德璟皱起了眉

    “朕郑重告诉尔等,土豆、玉米可以拯救万民,广泛植开来,我大明朝中兴有望了!”

    这三层层加码的赋税,重担都落在了农民上。“崇祯崇祯,年年重征”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农民最后被得宁可远走他乡,也不愿意地缴税。

    最重要的一,就是土豆、玉米等产农作的推广。随着它们植面积的日渐扩大及产量的大幅度提,国的人急剧增,两百年后多达四亿。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一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张;二是人膨胀,却遭遇了小冰河期带来的灾害,导致严重的粮危机。

    “皇上,微臣这就着手去推广土豆和玉米的植。”蒋德璟

    “自即日起,废除三饷。民到宁陵开荒地,一切无主之地皆可随意开垦,缴满三年赋税,即可为所开垦土地拥有者。另外,缴纳赋税无需折算成白银,亦可直接上缴粮。”

    后世有些人总拿“康乾盛世”来给满清鞑洗地,说什么小冰河期的峰在康熙年间,怎么康熙得住,还创造盛世局面,你崇祯就不住了呢?

    李存明:“开了,此事确实非常要。可宁陵人丁凋敝,先要招来大量人,补充劳动力,才能大面积开垦荒地。至于如何植土豆和玉米,朕会亲自教导农夫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