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7章 猛火油柜(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同时,考虑到猛火油柜无法灵活移动,张尚贤别心裁发明了一小型,用铜葫芦代替油柜,以便于携带、移动。

    那数十条小舟冲撞来,舟中还堆积着硫磺、火药、柴等,又是,又是火四溅,许多战船都被燃了。

    他的想法很好,先用两千人缠住敌军,给其他士兵们争取到上岸的时间。敌军只有上万人,而明军有三万将士,一旦等明军全上岸集结完毕,就能形成优势,扭转战局。

    要想在河湾里调转船逃离火海,肯定不到了。郑成功还算沉着冷静,没有因小失大,这时候只有放弃战船,保住将士们的命才是正理。

    郑成功大惊失,慌忙传令:“河湾里的所有战船靠岸,舍弃船只保命要!河中的战船快速后退,远离火海!”

的石油全倾倒一空,放火燃小舟,而后纷纷河里,游回芦苇里去了。

    《武经总要》记载,猛火油柜以猛火油(即石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有4脚,上有4个卷筒,卷筒首大尾细,尾开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径半寸,柜旁开一窍,卷筒为有盖,为注油上横置唧筒(原始活机械),与油柜相通,油柜里注满了石油。

    猛火油柜大笨重,其实只适合用来守城。张尚贤也是因为手中装备不多,迫不得已把猛火油柜运用到野战之中,这就是清军为何要布阵的原因。

    等郑成功意识到危险时,前全是清兵了,他暗叫不妙:“吾命休矣!”

    偏偏张尚贤是个喜读古书的人,也喜钻研古时候的作战兵,他发现山东潍坊盛产石油时,就照古书的记载,让工匠们打造猛火油柜。

    明军士兵们埋往前冲,压就没有料到清兵还有这么一手,许多人霎时间被烧得上起火,惨叫起来。

    当明军这三千士兵们被烈焰压制住时,数百个清兵携带着铜葫芦杀了来,铜葫芦嘴里着火焰,他们所到之,明军士兵只有退避躲让的份,压没有还手之力。

    可郑成功还是低估了张尚贤的能耐,两千人迎上前去时,清军布阵以待,竟不趁往前冲杀。等布好阵型,明军即将冲到前时,清军阵中突然用车来上百个奇特的大铜柜。

    不得不说,郑成功是个优秀的主帅,能在仓促慌间想到最好的对敌之策。

    唧筒前装有“火楼”,盛引火药。临敌发时用烧红的烙锥燃火楼中的引火药,使火楼形成温区,同时通过传导,预油缸前的油通形成预区,然后用力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油经过火楼时,遇燃,从火楼烈焰,形若火龙,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

    郑成功急忙召集起边三千多人,正面迎敌,想要与敌军

    清军所用的大铜柜,名为猛火油柜。

    郑成功好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三千士兵,又陷了混之中,人人自顾不暇,逃跑的逃跑,溃败的溃败。

    猛火油柜,在北宋初年便现了,一度成为作战攻防利来使用。到了明朝,随着火日益发达,猛火油柜逐渐被淘汰了。

    见杀来上万清兵,郑成功大惊失,叫苦不迭:“我小看了张尚贤,轻敌了!”

    兵法有云,敌军半渡而击之。意思就是在河边打仗时,等敌人于渡河慌状态之际行攻击,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数十条小舟熊熊燃烧,飘在河面上的石油也着了火。火趁风势,风火燎,眨之间,河湾里成了一片火海,烟直冲云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清兵一番cao作,桶柜猝然烈焰,那烈焰达两丈。

    如果况只是如此,明军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偏偏就在明军于混状态,士兵们上岸还未站稳脚跟之时,张尚贤亲自带领着一万兵杀来了。

    不多时,郑成功边只剩一千多人。而张尚贤早已注意到了郑成功,虽然不知他便是明军主帅,但从穿着打扮上看必定是明军大将,故而指挥着士兵们从四周包围而来,把郑成功围在了垓心。

    张尚贤先是用火攻打明军阵脚,使得明军无法从容登岸,再带领大队人趁势掩杀而来,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他确实是个才非凡之人,算得上儒将了。

    明军士兵们争先恐后慌慌张张往岸上逃,人太多了,拥挤不堪,有许多人从踏板上掉了河里,有几地方发生了踩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