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泉读了个标题,便皱着眉向
凡问
。
“照国外的数据,如果只是画一条15厘米宽的中间标线,每公里
路大约需要使用400公斤。至于一个
通局
辖范围
有多少公里
路,每公里又需要画几条标线,我就说不清楚了,这得靠老陈去了解。”
陈兴泉想了一小会,有些明白凡所指了,不过,他的眉
反而皱得更厉害了。
凡说:“如果量产的话,成本应当不会超过每吨2000元,加上包装、运费等,对半的利
吧。”
“成本呢?”逸平又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如果一吨能有2500元的利,照咱们
南省需要400吨计算,这就是100万了……”陈林发的
睛里闪
了光芒。
“主要是用在公路上,用来画路标线和
通标志。另外,其他一些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的场所也可以用。涂上这
涂料之后,晚上只要有一
微弱的灯光,这
涂料就会反光,看起来非常醒目。”
凡解释
。
“这东西,是得卖给
通局吧?”冉玉瑛
话
。
“国外的价格是每吨1500元的样
,我琢磨着,咱们的定价在5000元人民币一吨,应该不算过分。”
凡说。
陈兴泉说:“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我们省大概有2万公里公路。不过,大多数公路都是乡的土路,我估计,像
凡说的需要画反光标线的公路,也就能有千把公里。”
凡说:“我这
涂料,是模彷国外的技术开发的。我检索过资料,国
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
“照1000公里计算,就是400吨涂料的需求。小凡,你这涂料准备卖多少钱一吨?”
逸平又问
。他是当厂
的,
这
经济
算是本能。既然已经把兴龙涂料厂当成自家的产业,
逸平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他当然知,全省400吨的销售量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上能有两成都算不错了。但全国并不只有一个
南省啊,多跑几个省,每个省卖
去百把吨,凑
1000吨的销量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逸平问:“小凡,你这
涂料,用量有多大?”
档桉袋,掏里面的资料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他刚才已经在凡提供的材料中看到,这
涂料的耐用寿命是3年,也就是每过三年就要重新敷设一次,这就相当于可以持续地赚钱了。
陈兴泉苦笑:“是啊,要想把这
涂料卖
去,得在
通局有关系才行。”
陈兴泉的眉也逐渐地舒展开了,如果
凡说的销售量和利
率是真实的,那么可运作的空间就很大了。有空间,还怕什么?实在不行,给经办人或者其所在的单位一些让利就是了,陈兴泉对此
是轻车熟路的。
“熔型反光涂料……,
凡,这是什么地方用的?”
至于说能不能联系上各地的通局,从而把涂料推销
去,对于
南人来说,是不需要考虑的事
。生意不就是
来的吗,有好产品,何愁卖不
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