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1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冯氏边说边已经在心里计划上了,说起来,黑绣线比起彩线,可要便宜多了,这样的话,每件绣品的成本又能去不少。

    就这样,绣品的事就定了来。

    吴氏心说,看来老三媳妇也不是全没脑的。

    吴氏一笤帚飞了过去,“绣料都还在镇上呢,你个糟心玩意就想着分银了,还能少你不成!”

    ……

    老林觉得,不怎样,既然想到了挣银钱的法,总要去试试,不然死着手,又多不了半分来。

    听冯氏这么一分析,屋里几人都觉得理的。

    炊烟袅袅升起,清晨的院,在薄薄的晨曦中,显得格外的清新,虽地上还有积雪,可一也不影响妯娌三人去镇上。

    老天,这可是一两银呢,要是赔本了咋办?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娘,您还没说挣到的银钱怎么分呢?”这才是林三最关心的问题。

    “对,大嫂你就坐中间吧。”

    吃过早饭,吴氏就去房里拿了一两碎银来,递给周氏后,再三叮嘱,可千万要收好了。

    横溪镇收绣品的铺一直都是那几家,位于昌平街的千绣坊和兰桂绣坊,还有就是福云街上的金氏绣坊和胭脂阁。

    她们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人家几个儿媳就相的这么洽,而她们家的那几个,就跟乌似的,动不动就掐架,动不动就掐架,唉,真是烦都烦死了。

    而搭,正是冯氏最拿手的。

惊得说不话来。

    还有,为免显得单调,冯氏准备在绣字的边上,再绣些别的样,如笔袋上加几叶翠竹,帕上加上秋或草虫,只要颜好了,肯定好看。

    因地上还有雪积着,林冬不敢把车赶的太快,是以,原本一个多时辰就能到的路,足足比平时晚了半个时辰。

    看到这一幕,同坐车上的几个大娘,简直对吴氏羡慕的不行。

    冯氏和刘氏把中间的位置让给了周氏,她们大嫂上可揣着银呢,还是坐中间稳妥些。

    周氏和刘氏对这一门不怎么在行,自然都跟着冯氏走了。

    特别是刘氏,说话声音都结了,“娘……娘……你不是开玩笑吧?”

    周氏如捣蒜,“娘您放心吧,儿媳肯定收好。”

    都是惯农活的人,周氏和刘氏手脚也很麻利,攀住车沿后,提就跨了上去。

    今日去镇上的人有些多,三人到村时,车上的座位已经不多了。

    见时间不早了,众人也没墨迹,约好了车回村的时间后,就各往各,纷纷忙自己的事去了。

    说到买绣布的事,大家都认同林三的想法,毕竟那书袋扇什么的,都是风雅之,想必买它们的也都是风雅之人,自然要买稍微好一些的料了。

    “怎么可能会赔本呢。”冯氏的想法要比周氏和刘氏乐观许多,“大嫂,你想啊,人工可都是咱们自己的,到时哪怕便宜卖了,那买布料和绣线的成本银还是能拿回来的,亏得多是人工,再说,我可不觉得咱们这绣活卖不好。”

    冯氏手脚并用,很快爬了上去,而后立把包袱往边上一丢,算是霸住了两个位置,“大嫂二嫂快上来,我给你们占好位置了!”

    晨光熹微,朝暾初

    因为,雪停了,太来了,今天可是个不错的天气呢。

    “大嫂,你坐中间。”

    周氏也很担心,本来家里就没多少存银,这要是赔了钱,那接来几个小说亲不是更艰难了,周氏想了想,把自己的担心说了来,“咱们不会赔本吧?”

    她就是把自己个给丢了,也绝不会丢了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