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43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考帖经就是考记忆,也就是考众学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

    题曰: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曰:知礼。孔退,揖巫期而之曰:吾闻君不党,君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

    与周边那些“儿啊,你一定要好好考,家里就指望你”之类的话不同,林三依旧还是那句,“考不来没关系,大不了咱们回再考!”

    让店伙计提着灯笼走在前后,接着众人便鱼贯而

    有书吏拿名册,以互结的五人为一组,叫到名字后方可。而后先由廪生唱保,接着衙役搜,最后再各自的号舍。

    林三一手提着考篮,一手牵着儿的小手,父俩跟着人群,一起往考场而去。

    先是考篮,而后脱了衣服和鞋袜,再是解开发查看有没有小卷纸在发间。

    没过多久,就听有书吏唱保,“壬寅年周善县童生试,廪生郑渝作保横溪镇小山村林有兴,横溪镇项家村项明近,上河镇大后村兴旺,横溪镇小山村林远秋,普江镇贺平村王之义!”

    所以,要答与之相联系的文并不难。

    领路衙役带他们去了前正堂,知县大人和认保廪生都在。

    而后这扇大门,只能等到酉时正,考生考棚时,才会再次打开。

    外的嘈杂声与这边成了鲜明的对比,林远秋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呼声。

    翻开试卷后,林远秋忍不住想笑,看来自己的人品还不错,因为第一题摘自林远秋甚为熟悉的论语。

    ……

    等到了考棚门,就看到已有好些学在排队等着了,衙役们在维护秩序,而送考的,也只能送到这儿了,林三把考篮递给儿

    等林远秋,还有林有兴,以及另外三个镇上私塾的考生场时,已是一个时辰后了。

    时正,龙门缓缓打开,学们开始考棚。

    而后,林三就看着自家狗,提着与他齐腰的考篮走了拥挤的人群。

    这是论语中的述而篇,这篇文章,林远秋已经背的瓜烂熟了。

    等林远秋拿到考牌自己号房时,天已有些蒙蒙亮了。

!咚!”,一慢三快的打更声响起,四更了。

    所以,林远秋觉得,这会儿该是拼人品的时候了。

    因为,这段文的释义就记在他的课堂笔记上,每次王夫给大家讲解文章时,林远秋都会用

    辰时一刻,关龙门的鼓声响起。

    唱保之后,五人又跟着衙役去了搜检的地方。

    林远秋也没耽搁,认真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后,就开始起考题来。

    话毕,就见郑秀才走了过来,朝林远秋他们一一看过后,接着跟唱,“廪生郑渝认保!”

    这时,就看到有两个店伙计了气死风灯来,算是给大家引路的意思,不然这黑灯瞎火的,到时可别摔坏了人。

    老掌柜打开客栈大门。

    而最近这几个月,林远秋除了林三给他买来的例题卷,剩的时间,基本全用在了死记背上。

    从辰时开考到酉时收卷一共有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个小时,所以这时间,还是有些的。

    等林远秋磨好了墨,第一场的试卷就发了来,这场考的是帖经,一共有二十四张卷,林远秋大致翻了翻,发现大分以填空题为主,最后两张,则是默写。

    本还以为可以打个盹的,可现哪有时间啊。

    林远秋上蜡烛,先把号房的四个角落都照上一遍,等发现啥都没有后,他就拿抹布拭了起来,许是这几日县衙已安排人清扫过,木板上并没什么灰尘。

    林远秋心想,如果这题考的是墨义,那么自己也能解答来。

    林远秋提笔蘸墨,先在稿纸上写了起来:“谓之吴孟。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期以告。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再过两刻钟就是场的时间,可以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