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06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也是,有这么好的护民之策,怎可能不开心呢。

    ……

    家里有贵人住着,吴氏自然叮嘱了又叮嘱,特别是家中人,千万别在贵人面前失了规矩,否则谁都救不了你。

    严同知和贺通判一起躬上前。

    朝廷有文,不论直隶知州还是散州知州都是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的,也就是说,作为永宁知州,林远秋只需向圣上汇报自己的治绩就成。

    皇门,除了有兵卫跟随保护,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日三顿的吃,林远秋倒是不用另外心。

    他先去了定胡县城,而后看到了整整齐齐的村民住宅,还有闹闹的西市,以及一条条净的街和巷

    林远秋笑,“这个倒是不难,到了农忙时节,村民们便会回到村里居住,并不会耽搁了农务。”

    自

    已相信了百分百的三皇,呆愣了半响,他是怎么都没想到真实况竟是如此,所有村民并不是因为苛税举家逃离,而是全都搬到了城里。

    其实汇报的事,林远秋早有打算,原本他是准备等任期满一年后,再一起上报给圣上的。好多官员都是如此法,毕竟一整年的治绩集中在一起,能把一本奏折写的满满的,这样等圣上翻开看时,印象分肯定不错。可如今,林远秋觉得还是得及时汇报啊。

    看到穿着便服的三皇,百姓们只以为是哪里来的外地客商,自是有问必答,最后还忍不住自豪,“您是不是觉得定胡县城特净,哈哈哈,这还多亏咱们知县大人的好法呢,您看,像我家这条巷,共有三十二人家住着,着知县大人的规定,每人家着来,一家清扫巷一天,若哪家没打扫净或谁家往外丢土块菜叶,就会被罚多扫巷一天。”

    林远秋拱手,“官羞愧,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为百姓所虑本是官应该,不值得三皇殿夸赞。”

    而三皇这边,除留自己的几个近侍卫以及洪校尉,其他几百名兵卫全被他安排到了城外驿站。

    看到几位老者边说边角带笑,三皇,这些人对如今的日是相当满意的。

    贺通判连连,“禀三皇殿,此事的确如此。”

    想到今日歼灭山戎贼人的事,林远秋认为自己有必要和三皇解释一,虽明人都知这是大好事一件,可从这次自己莫名被状告的事上就能看,山皇帝远的,自己的治绩能与圣上早汇报就尽量早汇报,这样哪怕有人告状,圣上也不会不知

    李祯心中已没了疑虑,他这人向来喜安民济的官员,是以不吝啬夸赞,“此策因地制宜为民所虑,林知州有心了。”

    先是严同知,“启禀三皇殿,此事确实如知州大人所言,永宁州辖村民全搬了城中居住。”

    还有,这个“小县大城”的叫法,别说,真贴切的。

    想到这里,林远秋没再耽搁,很快说了今日行兵的缘由,“虽小县大城之策能解村民之忧,可毒瘤不除,如同千日防贼总悬着心,官以为源才是本,是以才有今日剿灭山戎贼人之事。”

底就全搬迁至定胡县城,且不止定胡县,这边的永宁州也是如此,永宁州辖村民也与去年七月全搬迁至永宁城。”

    难怪自己今日看到的百姓都是喜笑颜开不见半烦心的。

    三皇心想,等回京自己把这个结果告知父皇时,父皇肯定也觉得不可思议吧。

    三皇没去住客栈,更没打算去城外驿站安顿。

    是啊,村里的房都还在呢,农忙的时候当然可以住到村里了。

    救了三皇的事,钟荣对谁都没说,包括自己的两个儿

    接来的几日,除了睡觉和用膳,三皇基本没闲着。

    三皇慨,真不愧是金榜状元郎,这闻所未闻的治理之策竟都被他想来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

    很快,三皇又想起村里的田地,忙问,“村民们全住到了城里,那乡的田谁人耕?”

    林远秋很快让人把西面的单独小院重新打扫收拾,至于岳父和舅兄还有秦秀才,暂时先搬到了前院,前院有书房和东、西厢房,住他们几个肯定是够的。

    皇上年迈,皇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自然少不了,钟荣觉得,不是哪个皇,自己还是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