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些富庶人家瞧不上沈勤益的派,自然不会将女儿嫁给他;但有些人家看中沈勤益的前途,只要他能考中秀才,日后就算考不上举人,在县城开个私塾,那在县城的地位也不会低。士农工商,商人地位太低了,律法对其又有颇多限制,他们急需一个读书人来拉自己的地位。

    去年这会儿他还让何似飞脱的仅剩中衣,在偏厅背书,把何似飞冻得够呛,要不是回堂大夫开的药剂,何似飞指不定得卧床一段时间。可即便如此,那日之后何似飞也是染了轻微的风寒,说话间嗓更哑了几日。

    至于沈勤益为什么不去青楼为姑娘们写诗,据沈勤益自己的话来说,一是因为他穷,一壶酒的话,他接来一旬就没钱吃饭了;二就是他还想娶个家底丰厚的姑娘为妻呢,他要是敢在外面喝酒,岳家肯定不会把姑娘嫁过来。

    再问,就是受了陈云尚和他那群朋友影响,不想踏青楼一步。

    要是没‘士农工商’这严苛的等级制度,想要靠一个人的读书科举来积累财富、实现‘从平民到上层人士’的阶级跨越,那还真是白日梦。

    今年,何似飞每日穿着一层比夏日加厚了一丁的单衣上学,不见打冷颤,写字更不见手抖。反倒是余明函自个儿先早早的穿上了夹袄,整个人愈发畏冷起来。

    虽说他的目的并不纯良,但他能为了这个目的,严以律己——每日勤奋学习,刻苦用功。沈勤益在今年二月和四月的两场考试中,县试排名第三,府试排名第七。不意外,明年二月的院试,他至少排名也在前二十。就算不是前几的廪膳生,好歹也是增广生。

    有沈勤益这个社症的朋友在,县城里一旦有什么文会、诗会,只要位置不在青楼,不用掏份钱的,他都会拉着陆英、何似飞和周兰甫一起。

    更别提,沈勤益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他是个穷书生没错,但他就想娶富家姑娘——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县城就这么大,何似飞作为他的弟,不能在县学的场上锻炼,还不准他在河边去锻炼么?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可不是,陆英那小昨儿个不知吃了什么,现在还在茅厕不来,我猜想你这个都在跑步,一路寻来。”沈勤益笑着招呼他,“快来,我们队就缺一个人了。”

    何似飞瞧见沈勤益同样的短打打扮就知他叫自己嘛了。他大步往过走,气息逐渐趋于平和,他没有理会鬓边的汗珠,说:“一会儿有蹴鞠比赛?”

    而此时,他上穿着的,赫然是去年何似飞请成衣铺裁为他得那件夹袄。

    对于这活动,比如文会、诗会、蹴鞠比赛等,何似飞一向来者不拒。当然,他跟沈勤益一样,同样不去在青楼酒肆举办的文会。他这边不是因为穷,也不是什么‘要为了未来的另一半守如玉’,他纯粹是心理洁癖。

    因此,沈勤益能在县试与府试中考取这么的名次,足以看他日后的潜力。

翩翩少年郎”。

    余明函这么想着,放茶杯,靠在厅的贵妃榻上,缓缓合上眸,准备打个盹儿。

    可偏生这位少年郎对自己在外的这‘名声’毫不自知,只要他脱书生袍, 换上布短打后,就能在河边跑的一也看不书生那儒雅的气度。

    约莫前四为廪膳生,县学念书的话,不仅不用束脩的那五两银,还能申请县学免费为他们提供的寝室,并且由公家每月发米六斗,发白银四两;廪膳生之后,则为增广生,增广生同样不用束脩的五两银,但想要住在县学的话,得费,并且没有公家补贴。增广生之后,则是附学生,可以托关系县学念书,其他费用却一个不免。

    这一传闻余明函是知的,但他不仅没,甚至还觉得似飞这么才是对的。

    要知,一府之地,每年招录秀才四十余人。

    何似飞当时听沈勤益分析完其中利弊,只觉得是这个时代的规则和律法在给书生们铺路。

    因此,很多商人即便知不少穷书生上门求娶自家闺女是为了什么,还是会让女儿嫁。因为他们也能从此中受益——成为秀才后,一年可是有两百亩田地免除税的,还可以免除家中一人服徭役。

    “似飞似飞,我就知你在这儿。”何似飞刚跑完步,就听到沈勤益跑着过来叫他。

    何似飞跟沈勤益并肩朝着

    ——至少成为秀才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这一年何似飞不仅跟余明函老先生学习四书五经,题诗作赋也没落

    ——到底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抗冻了。

    说实话,何似飞现在倒是开始欣赏起沈勤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