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4节(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余明函三十年编撰的史学著《通志》。

    ‘殿试十六圈’虽不常见,但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可《通志》一书,绝对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文武百官能位的,没有一个目光尤其短浅的。

    他们都知,绥州余明函,哪怕位时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变法,但凭着《通志》这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的史书,已经足够名垂青史。功绩万年不灭。

    虽不算位及人臣,权势滔天,但能名垂青史……也是文臣们的理想之一。

    因此,忽然听到陛拿何似飞跟绥州余明函相提并论,大家还是觉得有些过了。

    何似飞纵然再有才华,那也得在他某项功绩后再论赏,甚至,还得后世之人盖棺定论。只是余明函那《通志》是实打实的,现如今大家已经能预料到后世的评价了。

    曹大学士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准陛的心思。

    突然提起余明函,是要暗喻余明函位及人臣后就惨遭贬谪,一生再没登上过首辅之位;还是说余明函厉害到可以名垂青史,在这儿捧杀何似飞呢。

    反正事到如今,他还是不相信陛是真心看好何似飞。

    不过,曹大学士偶尔会反向思考——说实在的,他们这些老臣,基本上就没拿准过新帝的想法。昨儿个他和孔大人还聊过,不晓得陛最后那句‘好一个何似飞’到底是褒是贬。

    他们都一致认为是‘贬’的话,那难心中是真的想要栽培、重用何似飞?

    猜来猜去也累。

    要是一般的状元郎,他们这些老臣也不会如此费心思。

    但那能名垂青史的绥州余明函,数百年来也就了一个啊!

    就在诸位大臣们心思活泛,百转千回时,台上那位再次发话了:“朕就是觉得凑巧,遥想朕的曾祖英宗,朝堂上人才济济,前有三元及第余明函,后有文可安天的邵安,武能定乾坤的乔川,其他名士朕就不提了。如今,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到朕这里,又有了‘殿试十六圈’的人。而且,此人跟朕还有些渊源。何似飞,你师从何人?”

    何似飞继续朗声回答:“回禀陛,学生师从绥州余老先生。”

    话音刚落,何似飞便听到周遭接连不断的唏嘘声。

    在来京城前,何似飞跟老师已经推演过事走向。

    也过最坏的打算——倘若陛在朝堂上将他捧得极,且在此刻要他表师承绥州余明函,那么他必然遭到满朝文武的孤立、不屑与……的忌惮。

    自此,何似飞的仕途从一开始,便是级困难模式。

    但当时何似飞跟余明函都没有提过‘藏拙’‘压名次’的事,师徒二人的态度空前统一。

    成鸣帝不就是要一个风评一般,只能依附于他才可立于朝堂的臣么?何似飞暂且就当他的这枚棋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