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7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妃误国!”

    ——她懒得邀买人心,开门见山问自己的问题。

    “姑母放心, 这些事给侄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此等顽固不化之徒, 怎能脏了姑母的手?”

    天幕之语话糙理不糙,先帝不,天后怎会有这么大的胆

    【显庆四年, 武皇一手提的许敬宗指使人诬告孙无忌谋反, 李治命许敬宗与辛茂将一同调查,但在许敬宗的劝说, 李治连查都没查,甚至不与孙无忌对质,便定了孙无忌的罪,把孙无忌罢官放, 发岭南。】

离唐朝更近的《旧唐书》与《唐会要》不可能不记载。】

    天幕之,九州百姓议论纷纷——

    天幕之上,定格在被褥上的武皇的手被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红叉旁边,是一行红字——

    【那就是武皇是他志同合的合作伙伴,更是他手里的一把好刀,让他借着武皇之力,推行科举,打压世家门阀。】

    武则天

    女官递来茶,她轻啜一,随手把茶搁在案几,对着武三思懒懒开,“天幕之言,你们如何看待?”

    与过去的大权在握时的雍容威仪不同, 此时的孙无忌颇为狼狈,坐在即将去往放之地的简陋车上,看向不断远去的安城楼而叫骂不已——

    【都这程度了,还只骂武皇一个人呢,你的好外甥不是三两岁的小孩,是一个手握大权的皇帝,他要是不想收拾你,武皇再多的枕风也没用。】

    【能让宗李治定决心废黜王皇后的,除了他真武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有一说一哈, 李治对武皇究竟是不是真或许存疑, 但孙无忌对李治绝对是真。】

    多么让人心澎湃的一句话。

    “可怜我李唐万里江山, 就这么断送在一个女人手里!”

    【再者,我觉得宝宝们可以相信一骆宾王的节,那可是连“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这都敢往武皇上泼的人,要是小公主的死跟武皇脱不了系,他低得给武皇整个百字小作文昭告天。】

    武三思心脏砰砰狂,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说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姑母当顺承天命,登基为皇!”

    造谣抹黑,他宋的基本作。

    丞相裴炎的府邸,朝臣宗室们也窃窃私语——

    “孙无忌一案分明是天后蓄意报复,与先帝有何系?”

    天后微抬,丝毫不意外武三思说这样的话。

    武三思跪着向前,再度表忠心, “姑母勿忧, 侄儿有法。”

    【李治与武皇携手合作,第一个搞的就是自己的舅舅孙无忌, 这个一手将他送上皇位,但此时又一手遮天的权臣。】

    “这些皇帝都一个德行,自己的皇位坐稳了,那些有大功劳的臣们就碍了,自己又想要好名声,可不要旁人来动手吗?”

    但还有一小撮人没有参与讨论。

    “当年汉祖也这样,自己不面,指使吕雉杀人,开国时期几位异姓王,只要没跑的,全被搞死了。”

    【正是因为《旧唐书》与《唐会要》都没有记载,疯狂黑武皇的骆宾王都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可见在当时那个时代,小公主的确死于暴卒,而不是被武皇所扼杀。】

    天幕之上,孙无忌的影。

    “这不就是兔死狗烹吗?我熟。”

    千古无人其左右。

    “那可是先帝的亲舅舅,一手把先帝推上皇位的人,先帝是敦厚仁善之人,怎会这般害自己的舅舅?”

    “不三月,侄儿便能还姑母一个海晏河清的武周天!”

    天后半真半假叹了一声。

    再者先帝虽不好,但却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无论是推行科举,又或者是其他的政令,只要是他定决心的事,哪怕把朝堂肃之一清也要把这件事到尽善尽

    【而且李治连见你都不见你,查都不查这件事就定了你的罪,李治这样,你心里还没数吗?】

    “天幕着实偏心天后。”

    “妃误国啊!”

    “可惜,朝臣心念李唐, 而宗室又尾大不掉。”

    天幕之,天后静静看着对她不断表忠心的武家儿郎。

    顺承天命, 登基为皇。

    他们安静饮着茶,安静听着周围人的声讨天后,然后在心里不断嘀咕着——

    武三思:区区杀父之仇,怎能阻挡我追寻荣华富贵的脚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