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115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为啥这么自信?

    这也是为了安全,为了更稳妥的通电。

    难不成这两个孩的分数一般

    苏国安说到这儿的时候,还在小心地观察着耿书记呢。

    难怪人家这工作的这么漂亮!

    而且余占松自己也看不上这份工作,他还想着借着莹莹家的人脉,留在县城当正式工呢。

    苏国安还纳闷儿呢,别的大队都只留了一个,怎么他们大队就留了两个呢?

    为啥?

    “镇上也是需要一位电工的。而且现在只是试用期,并不能保证考试通过了,就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现在整个公社是多来了三个电工的,关键就看这三个月的工作表现了。”

    红星大队上过中的人不多,到现在为止,完全符合电力局条件的人总共也就三个。

    抢收是第一,如今上来扯个电线,在红星大队都是用时最短的,要说苏国安没本事,他自己都不信。

    苏国安家的老二也是中毕业,现在都结婚了,娃都有了。

    他是知这位领导是个有大智慧的,但是多少有些担忧。

    还是苏向东后来过来了一趟,把上的话给带过来了。

    第163章 余占松要纺织厂了

    另一边的余占松则是一直在等着自己能县里工厂当工人的机会。

    三个月的试用期过后,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正式转岗,成为电力局的一名正式工。

    不过这正式工是不需要每天去电力局坐班的,闲的时候,甚至是连家门都不用,可是工资照样领,可以说是一份人人都想得到的好工作了。

    知青被推荐了,这绝对是一个机会,红星大队只负责把人名报上去,然后筛选的工作,就是电力局的事了。

    自家两个孙还在上中,没有毕业证,要不然,说啥也得送去试试。

    余老太太倒是想着让她的孙余占松去试试,可问题是他现在还没有拿到中毕业证书,不能算是真正地符合条件。

    上回余家被砸之后,余占松就消失了一个多月,中间周末他也没有回来。

    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就是周末去一些工厂或者是商店临时工。

    可是没有这个先例呀,一个大队总不能有两个电工吧?

    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很轻松了,电工可以由各大队推荐,然后再送到电力局统一培训上岗。

    这年不兴自己私活,所以临时工就成了门。

    首先,人家电力局要求中毕业生优先;曾经有过电力局或者是队的电工工作者优先;年龄不能超过三十五岁,最低不能低于十八岁。

    其实,余占松觉得自己是可以坐办公室的,毕竟他有学历,而且地也不差,不是在哪个厂,他觉得都可以胜任办公室文员的职位。

    又过了一星期,那两位也一起回来了。

    “耿书记您也知,咱们老百姓就是靠山吃山,靠。当初苏建业也跟我提了一嘴的,我就直接准了。咱也是想着大家伙能早儿用上电灯呀。”

    除了这些之外,被上报到电力局之后,电力局还会有统一的考试,择优录取。

    耿书记倒没有想那么远,只是单纯地觉得苏国安和苏建业都是有脑的。

    线路布的是大线,至于电线,那还得再一的接,然后有的人家还要再座等等,总之就是还有很多细活。

    电工的选时,苏还觉得有些可惜呢。

    另外,大线都架起来了,电力局是还要再派人过来复验一遍的。

    不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这份工作的。

    余占松只是单纯地觉得苏向东可以工作,他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电线都扯好了,可是还没有通电,所以老乡们现在都还用不了电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不了政府机关,难了工厂就不能坐办公室了?

    再看看其它大队的都是一样的工作,这样样比不上苏国安,还总在他面前过来给苏国安穿小鞋,也不知这些人的脑是怎么的,他看起来就很像个昏官吗?

    因为有了电线,所以每个大队或者是每个村都要有一名电工,主要负责平时这电线的维护,还有就是每个月需要抄电表,然后再上报。

    三个人被报上去了,其中有苏国安家的老二,还有孙家的一个小,另外一位则是知青。

    三人去了县城的第二天,孙家那个小就回来了。

的东西,给予一定的补偿也是很正常的。

    笔试没通过,直接先刷来了。

    “至于几位技术员提到的天天有这个事儿吧,再简单不过了。这基本上也不是买的,要么就是河给捞的鱼,要么就是苏建业上山打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