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180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耿浩然觉得这话没病。

    耿浩然,也就是生产想了想,问:“他们的态度如何?”

    耿浩然叹:“今年咱们以及周围的几个县都因为蝗虫的事受到了影响,咱们这里算是受到影响最小的。可是即便如此,也会让一些百姓心发慌。这个黑木耳的事,咱们可以多些功夫。另外,我听说苏小来的几蘑菇是可以蘑的?”

    第263章 批准了

    “可以,技术方面,我觉得咱们也不能亏待了苏小同志,毕竟这是她琢磨来的,只是她现在年纪小,又上着学,你们也看看到底用什么方法能不让小姑娘吃亏。”

    “您说的是,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是,之前我们试着往省城送了一批过去,反响很好。而且我们公社最近又在为民大队也建了蘑菇屋,想着能加大蘑菇的生产量,然后也可以供应给周围的其它省市。”

    先不说这木耳的营养价值,只说对于农民们来说,有了这个,以后就能换成钱或者是粮,这都是能让人血沸腾的事。

    “提到技术方面的事,我记得红星大队里有一位姓的老同志,他以前好像是过药材,你们也可以找他请教请教。虽然是被送来接受再教育的,可是能为咱们农村力气,那才是他们来到农村的价值。”

    谢文谦虚:“您快别这么说,我对于地方面没有什么研究,这还是多亏了苏小同志以及红星大队不藏私的贵品格呢。”

    可是苏家没有藏私,有了新的技术之后,第一时间就上报了,而且还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的作成果。

    “那苏家有没有提一些条件?”

    “伐木准备要据树木大小和量的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咱们这里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期间,此时树木于休眠期,树中贮藏的养分较多,树与木质结合较牢固。”

    耿浩然认真地看完了他写的报告,又问了一些关于木耳的技术知识。

    经过几天的忙碌之后,谢文也收集到了不少的资料,然后再写了相关报告,然后去县城向生产汇报。

    “我还特意请了省城的几位专家看过的,他们分析苏小同志来的料袋各方面比都是最佳的,而且用椴木来培植黑木耳,也是可行的。我想着如果我们要大力培植的话,从省城也借调两名技术人员过来,您觉得呢?”

    “是,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研究的。”

    耿浩然心大好。

    谢文也可以自己来张罗,可问题是,他初来乍到的,不能一就把生产耿浩然给抛到一旁。

    “好!好呀!小谢,你虽然年轻,但是在这方面的劲儿还是很足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带领公社的社员们一起蒸蒸日上的。”

    耿浩然觉得没问题。

    这么大的事,还是要经过主农林生产的耿浩然来决定的。

    如果人家不声不响地自己,估计这会儿也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毕竟这是一条可以让大家都能吃饱饭的路,而且木耳这东西,又容易保存,可以运到全国各地去。

    谢文到底还是有文化底在的,所以他没有急着来什么决定,而是先从省城找来了几位老师和同学帮忙给提些意见。

    这才是真正的好同志呀!

    “也没有特别持,苏小也只是顺一说

可以先一些准备工作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了,这样的政绩来了,地址在他们公社,他这一份儿功劳无论如何都是跑不了的,没必要太小心儿了。

    谢文犹豫了一:“苏小同志说,如果可以的话,想让她父亲也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另外,就是明年她二哥毕业,苏小的意思是想让苏向南同志去学学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