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6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林冬梅一边吃着饭一边和赵兰兰聊着她这两天办手续的事。不过林冬梅没有说王的事,这个辅导员到底如何,林冬梅觉得还是给大家自行去评判好了。

室友知就行了。不过如果因此导致你错过某些晚上的校园活动或平时上课的迟到缺席什么的,后果要你自己负责。”

    “我好羡慕你的,我还没去过作协那边呢?”赵兰兰有些羡慕地说,“我爸有些瞧不起我们这些写字的,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写来,让我爸好好看看!”

    班会前的

    “我的饭盒是新的,你放心,我没碰过的。”赵兰兰补充,因为林冬梅说了有洁癖。

    “我知的。”赵兰兰说着拿过一个的笔记本,打开给林冬梅看。“这是我搜集的我们京城大学的文学相关社团。综合的文学社有三个,诗社则有五个。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我就没有记来了。我想好了,等他们招人的时候,我最起码要加

    和陈老师别后,林冬梅就起离开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只不过在路过王的座位时,王看向自己的目光显然带着极大的恶意。林冬梅在心底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得罪了一个老师。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才30岁就展现散文写作能力和天赋的女作者现时,不仅是作协的老人们到欣喜万分,文联那边也是非常期待。

    由于此时的通不是很方便,所以大学的报到日达五天,因此林冬梅倒是有时间去办自己会籍迁移的事。不是京城的文联作协,还是湖安区的文联作协,他们显然对林冬梅这中青年作者的加是非常迎的。

    不过林冬梅也不怕王,只要自己足够优秀,王也是没有办法对付自己的。

    林冬梅比了个大拇指。“人一定要有梦想!不过记得不要好骛远呢。”

    “谢谢你。”不赵兰兰打的饭菜是否如自己的意,林冬梅都要承她的好意。

    林冬梅打开饭盒,她发现这个赵兰兰真的不简单。大家相才两、三天,她就居然摸清楚了自己的饭菜喜好了。饭盒里的菜基本都是林冬梅喜吃的,而且还荤素搭

    “没事。”林冬梅,“过几天我给买个新的保温饭盒给你。”

    “事都办妥了吧?”看到林冬梅乐滋滋地回到宿舍,赵兰兰笑着问。“对了,我怕你回来的时候堂就关门了,所以帮你打了饭菜,你看合不合味。”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原本林冬梅在京城大学还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老了,结果到文联和作协走一趟发现自己还是“小字辈”。于是林冬梅带着一丝心中的窃喜和各位前辈别,然后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风波不仅造成了科学家和技术工人的断层,其实也造成了文艺创作者们的断层。虽然文艺创作者不像科研工作者那样“黄金年龄”过短,因为大分科研者的才华通常会在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绽放,过了40岁如果还是没有什么成就的话就通常很难再成绩了,等到50岁之后就基本只能些整理与回顾的工作了;但是文艺创作者的巅峰时期通常也是在40岁前后,过了60岁也基本只能埋首故纸堆了。

    “那就行了。”陈老师笑着说,“你的况我会记录来,到时候如果有人查寝发现你不在的时候,我会依据实际况对此理的。”

    赵兰兰看得林冬梅家是个不缺钱且有关系的家,所以不会和她计较一个饭盒。

    “小林啊,会籍迁移的事就不要心了。我这边专门帮你盯着。”湖安区作协的秘书是个的大妈,“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静心来创作。你要知,《京城文学》和《散文》这两本杂志可是非常缺稿的,尤其是缺你们这些年轻人的稿。”

    “我知的。”林冬梅,“我课表都背熟了,保证不会迟到缺席的。”

    林冬梅发现赵兰兰给自己打饭菜的饭盒是保温饭盒。要知现在学生大分用的还是铁制饭盒,毕竟这个相对便宜。后世行的更便宜铝制饭盒在这个时候是不行的,因为现在的铝价格可比铁。至于保饭盒,那都是百货店的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