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这可是冬梅
的第一篇小说,意义不同凡响。”赵兰兰接过杂志。杂志的封面上印了林冬梅的名字和小说名,只不过不是大号字。“冬梅
,能透
稿酬么?”
“千字20元。”林冬梅没有隐瞒,因为此时各大杂志社的稿酬基本是统一的。
“哇!”赵兰兰惊讶地说,“那岂不是随随便便就是我们一个月的津贴了?”
此时大学生的学杂费基本是全免的,即便有收费的也会以各补贴在后期还给学生。而除此之外,生活费方面也是有补贴的。
如果所在家月收
低于50元,此时能超过这个标准的一般是
级
或
级知识分
,那基本可以拿到15元到30元不等的生活津贴。此时普通青年工人的转正首月工资也就是175元而已,所以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
”也不稀奇了。
而就算是相对大学生这块,作者只要发表一篇5000字的短篇小说,那最少就是100元收。如果能发表中
篇小说,那一篇赚到普通工人一年乃至数年的工资也不稀奇。因此1980年代前后对作家
份的推崇也有
分来源于他们的
收
。
“津贴那是每月都固定发放的,你以为我能每月都发一篇小说啊?”林冬梅不想让自己显得太特殊,于是故意说发表小说算是“小概率”事件。
不过在真实世界里,很多大牌作家那真的是能到几乎每月都有稿酬收
。而且有些作家那可是早早就集齐《当代》、《收获》、《
城》和《钟山》“四大满贯”。若是再算上单行本带来的稿酬收
,靠收
在京城买房乃至买四合院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当然这也和后世网文圈一样,金字塔尖的作者那真的是有钱人,但是塔底的炮灰却没有人在意。
林冬梅的话让寝室里其他人心里燃起来的“火”顿时熄灭了。毕竟大家都是京城大学文学系的学生,没理林冬梅可以写小说而自己就不行吧?
但是现在看起来,发表小说还是有偶然
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林冬梅比寝室的其他人要有优势许多。人家经历那么丰富,这就让她有无数写作素材可以使用。
同时人家在写小说之前已经写了那么多年的散文,而且还是作协和文联成员。那林冬梅不仅有经验,而且还有人脉。在这个人社会里,“关系”显然就是一个很有优势的因素了。
虽然林冬梅在尽量降低小说发表带给自己的影响,但她还是低估了此时人们对文学的。何况自己就读的还是文学系,文学青年不要太多哦。
几乎是从第二天开始,就有无数男生女生过来打听林冬梅。学校里的那些文学社和诗社纷纷给林冬梅发来邀请,哪怕已经不是社团招新的日,他们也表示可以破格录取。不过林冬梅统统以自己时间不够而婉拒了,而大家后来也了解到林冬梅的家
况也表示了理解。
“看来我以后还是要想个笔名了。”回到家后,林冬梅跟周晓抱怨。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