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2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他还未想完,就有斥候拍来报——

    然而还未组织起一支尖兵去探安市城事,延寿就接到了另一个战报:大唐皇帝亲率军拿了乌骨城。

    李淳风:“若拿乌骨城,只怕句丽王要日夜坐立不安了。”

    皇帝想了想这个场景:“那很好啊,彼此为邻,正当日夜问候。”

    夷男可汗也觉得两虎相争,自己可从中牟利,很有些心动。

    延寿抹把脸:“撤!立刻回撤平壤!”他带着十五万大军在外面溜达,平壤城可是兵力空虚,得立刻回去护驾。

    到了城外时,忽然觉得鼻尖一凉。

    “改盖牟城为盖州,辽东城为辽州,白岩城为……”二凤皇帝将拿的城池,一一改为大唐的州府。

    “今夜,攻城!”

    延寿在听闻‘安市城已破’的军报时,第一反应便是假的,不可能!哪怕安市城并非万世永固,但也绝非旦夕可破啊!

    薛延陀派使臣前来,明面上请求要唐协军,帮着一起打句丽,实则是在刺探加试探。

    同时,在辽东城设立辽州都督府,总辽东事。

    副将阻拦:这,这还探什么啊,安市城已破,半句丽都完全落唐军之手啊,再派人去探给人家添菜吗?

    夷男到底没敢来。

    然而,然而就在他带兵夏州前,就收到来自执失思力的战报:夷男可汗急病过世,留两个异母的儿争夺可汗之位,薛延陀。而最后成功争得皇位的那位多弥可汗,为了服众,决定以战事立功。

    若是大唐拿乌骨城,相当于站在大唐的土地上,就能跟平壤城句丽王早晚问好。

    他勒狂喜:雨夹雪!

    皇帝当时没空理他,更懒得去揣他这反复横的心态,直接对使臣:“回去告诉夷男,朕与太即将东征,敢来犯边就让他来!”[2]

    副将这才醒悟。

象征打了打安市城,然后就攻城不能的样,开始转去打周边城市,直到把安市城变成了一座孤岛,又把句丽的援军退到八十里地外,再见不到安市的形。

    八月半了,以往天气异常的时候,也有早早雪的,希望今年也能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把唐军留住。

    副将心急如焚:“将军,这……”

    此时听李勣提起,皇帝:薛延陀,早晚是要灭的。

    于是给李勣分兵,令他不必跟着大军班师,而是直接去夏州与执失思力会兵。

    八月底了雨夹雪,那九月必有大雪。只要唐军再留一个月……

    大军来都来了,不如把薛延陀掉吧!

    延寿是又迷惑又痛苦回到了平壤。

    延寿只觉得冷冷的雨夹雪在脸上胡地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但他的行止已经惹着了二凤皇帝:就是因为有薛延陀这反复横的隐患,他还得分兵去防御,同时还要舍一个能用的大将执失思力不能动,就领兵驻扎夏州专门防范薛延陀。

    这不是耽误事吗!

    皇帝负手而立,看着前火光冲天,城门已破的安市城:“九月初……那还能再打乌骨城。”而且还是不用火药,直接拿的打

    只是前两年被李勣暴击三次的记忆到底还在,又有不敢。前思后想,夷男可汗就派人来试探二凤皇帝了。

    李勣欣然领命。

    班师回京的路上,二凤皇帝在营帐前看着雨雪霏霏:“天时如此,也罢了。”

    延寿近来每日晨起,都会虔诚向上天祈祷快来,快雪。

    延寿气急:“城池可以丢,但不能丢的不明不白,安市城的牢固与国都平壤也差不了多少,若是不知安市城是如何被唐军攻破的,将来唐军兵临平壤城,岂不也是两一抹黑!”

    李勣所说的‘薛延陀再冒圣威’是今年年初的事儿。

    比起延寿的向天祈祷,李淳风是直接开算,然后给了一个答案:“九月初会有大雪,最晚不过九月初十。”

    李勣这些日,心中一直想着一事,此时就向皇帝:“陛,虽说句丽是天公不作。但……薛延陀那边,倒是无妨。”

    乌骨城就是句丽国都平壤城前的最后一屏障了。

    “再去探!”

    彼时二凤皇帝正在备战句丽,夷男可汗那左右摇摆的墙病又犯了——句丽想跟薛延陀联合,两面夹击大唐,所以许给了薛延陀重利。

    这位哨探唐军动静的斥候,觉得自己报的是个好消息,因此一路:“将军,唐军没有向平壤来!唐军退兵了!”不用担心唐军继续打他们国都了。

    他挑的战事,就是趁着大唐皇帝亲征句丽,攻大唐边境。

    “之前臣虽败薛延陀,令其告饶求和,可惜却未捉住夷男。此番薛延陀再冒犯圣威,臣愿请战,此番必擒夷男回安给陛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