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5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姜沃立刻领会:想来是孙思邈得了圣人的话,又写了些新的保养之,特意带给皇李承乾的。

    圣人笔力遒劲:“有一威凤,憩翮朝……”

    皇帝颔首,肃声:“卿年少,日后当勉之。”

    孙思邈送过药,玄奘法师则取几份贝叶经文,又取几份自己译的佛经手稿:“从前鸠罗什法师译《诃般若波罗大明咒经》,今岁我再译,暂更名为《诃般若波罗多心经》。因有几个词还未斟酌定,就各写了一份,请袁仙师带上。”

    车驶安城东门,经过名为灞桥的一座石桥。

    孙思邈与玄奘法师上了车,两位各有别礼赠与袁天罡。

    竟是前世极熟悉的《心经》。

    孙思邈拍了拍装着药的箱对袁天罡:“药是给你的,这书……”他转向姜沃:“你拿着就是。”

    冬十月癸丑,姜沃陪同袁天罡离开安。

    竟是《威凤赋》。

    从半开的门扉可以看到,皇帝依旧负手而立,似乎已经站了许久许久。

    见皇帝把刘洎比作嫔妃争,朝臣们也轰然而笑起来。

    熟悉的经文映中:“观自在菩萨行般若波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1]

直接上御床,夺得御书后众人的神:双眸写满无语的房玄龄,一脸嫌弃的孙无忌,直接开腔怒斥刘洎无规矩的孔颖达张玄素,还有当场就想打刘洎一顿的侯君集……当然,更不能忘记在人堆外双似电,显然在‘打腹稿’准备篇大论谏的魏征。

    当年玄武门宴上,竞逐帝飞白书者,尚在人世的已寥寥无几。

    袁天罡告老还乡离开安,连太史局都有许多人都不知,他只告知了几个经年旧友:其中李淳风已于皇城中送别过,因而灞桥上来送袁天罡的,只有玄奘法师和孙思邈这两位多年老友。

    与旁人不同,孙思邈似乎是被岁月遗忘了一般,这些年过去,与姜沃初见他时相比,几乎无甚变化。

    皇帝看着被众人围困的刘洎,自斟自饮一杯,然后调侃:“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3]

    姜沃谢恩上前,双手奉捧御书。

    黔州之行

    姜沃忍不住回望。

    姜沃接过,低去看。

    原来这么快,很多年就过去了。

    他也知袁天罡睛不太好,直接就给了姜沃。

    孙思邈送上的是几本医书,和一箱成药。袁天罡一见就笑了,指着自己:“你不知我这?竟还给我送书?”若是七八年前,袁天罡是装的瞽目,那么这两年,就是真的睛不太好了。行走坐卧倒是没问题,但满是文字的书实是看不了了。

    姜沃俯:“臣必遵陛之言,终勉之,夙夜无违!”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灞桥建于开皇年间,桥边遍植青柳,一向是送离之。灞桥风雪也是关中盛景之一。

    姜沃离开凌烟阁后,才把皇帝的手书拿到前——方才她恭领圣人手书,是一直捧于上,其实并未看见皇帝到底给了她什么样的手书。

    云湖捧回一个大大的锦盒,小心地搁在案上。皇帝在里拣选了一会儿,取一张:“就它吧。”

    姜沃看到灞桥亭中两个熟悉影时,忙令车驾停,自去请两位先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