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4节(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崔敦礼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场面话:“自然,公主桃李之年丧夫,甚为可惜可叹。陛诏厚赏宽抚,已示国朝厚恩——以公主之明大义,必甘愿留吐蕃。”

    姜沃将笏板微微调整了位置,挡住了边冷笑。

    好一派‘风光霁月’的德绑架。

    只是崔敦礼之话,代表了许多朝臣的心声:若是先帝的亲女,那此时当着皇帝,肯定是都支持迎公主回国的,可文成公主也只是旁支宗室女,甚至都不是江夏王李宗的亲女儿,那留在吐蕃继续‘发光发’也好。

    哪怕吐蕃把她当场一块牌坊,那也是一块摆在吐蕃的牌坊不是?

    “陛,臣有一言。”

    在姜沃已经踏半步还未开时,就听到熟悉的声音——

    “崔尚书所言,臣觉不妥。还请陛诏,迎公主归国。”

    她回首,见崔朝站了来。

    姜沃立当起了围观党——术业有专攻,与崔敦礼对上,还是崔朝来吧,他是知怎么气崔家人的。

    果然,见‘自家’晚辈站来反对他,崔敦礼面上才挂不住,不免微沉。

    他不崔朝多说,让外人看崔氏闹,便直接打断:“崔典客丞之意,难是公主不明大义?夫君方病逝,便力图归国?”

    崔朝目不斜视,本不接崔敦礼的话。

    他只望着皇帝不疾不徐:“臣于鸿胪寺为官,颇知吐蕃风俗。”

    “陛,吐蕃有殉葬俗——其赞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尝所乘弓剑之类,皆悉埋之。不只妻妾,甚至有近臣为‘共命者’,一并要自杀相殉。”[1]

    朝上顿时一静。

    “此时公主尚安,无非是吐蕃顾忌我朝,想要先探明陛之意。”

    崔朝继续:“故而,哪怕公主明大义,也请陛明诏,由吊祭使节持赍玺书恭迎公主回国,以此震慑吐蕃。”

    还不忘再补一句:“若如崔尚书言,只厚赏安抚,吐蕃便知大唐无接回公主之意,将来公主会不会‘伤痛赞普亡逝,也追随而去’便不得而知了。”

    崔敦礼让他气的伤。

    “崔卿所言有理。”皇帝一锤定音,还不忘‘安’崔敦礼:“崔尚书不知吐蕃丧俗,言之有误,朕也不怪罪,不必不安羞惭。”

    崔敦礼忍着吐血之:“臣谢陛不责……之恩。”

    朝后,崔敦礼于朝外拦住了崔朝。

    几年来,他也知,崔朝与家族离心甚重,很难回转,许多时候就不再理会他。

    但不理会,不代表崔敦礼能接受还在朝上,在百官之前,崔朝就这样站他的面

    于是他也就在殿外,众朝臣鱼贯而之时拦住崔朝,想要当众训斥他几句。

    崔朝实在太了解他了。

    于是在崔敦礼开前,崔朝忽然换了神

    以往那疏离淡然全都敛去,换上了极粲然的笑意行了晚辈礼:“族近来可好?”

    这把要兴师问罪的崔敦礼还给整懵了,看着前人的笑颜愣了两息——

    两息就够了,行完礼的崔朝,趁着他发怔立刻行云走掉了。

    太史局。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