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6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因往往就是这些还未朝的学们,最议论朝事指江山。偏生他们又都会舞文墨,很容易把一件朝事,闹得沸沸扬扬言满天。

    太的东就跟筛似的,什么事儿都瞒不过外的朝臣。自东递奏疏到御前,估计耳目聪灵的朝臣,此时已经得信儿,筹谋着请皇帝改立太之事。

    他老人家惊的是这个时间。

    待二月榜放,贡举事毕,除了考中留京等待吏一步考授官的学,其余各州贡都大约散去后,才着手置国本事。

    姜沃想到正月里的贡举与二月里的放榜——若有朝臣要上奏改立太,估计也得等贡举放榜过去吧。

    既如此……

    不会是特意挑了她不上朝的这一日,尽早上奏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元宵后的第一日大朝会。

    这几个月来,王老尚书带着姜沃如何忙贡举事,王神玉就如何忙修整院落事。

    也只有士登科时,才有能用一回的荣耀。

    永徽六年。

    士科正式开考。

    姜沃:“来年日,应当就有朝臣上奏了。”

    要不是代给他的吏公务,王侍郎都卡着老尚书的标准完了,王老尚书真的很想像修剪草一样,把这个不省心的侄大大修理一番。

    永徽六年三月。

让东’的奏疏。

    王老尚书闻言也不免一惊——倒不是惊这个事,以王老尚书人脉也早知太‘自请让位’,东将要易储。

    正月十六日。

    然而,姜沃还是估了许、李二人的耐心。

    金帖之所以有此名,是因此帖以官中特制的黄笺制成。

    倒是姜沃忽然冒来一个想法:诶?许李你们二位,尤其是李义府,之所以这么急……

    这也是一桩顺应帝心的功劳啊。

    姜沃之前未去向王老尚书探问考卷,此刻卯时已到,才与学们同时拿到他老人家士科五时务策题。

    所谓‘金帖’,算是朝廷发给考中士的‘录取通知书’——

    许敬宗李义府正月上书,皇帝先将此事押后。

    月。

    作为考官,姜沃是在尚书省都堂,看着兵卫审查过的学鱼贯而

    姜沃未至大朝会——吏许多官员都告假未至,因这一日是贡举士科开考日。

    门省侍中许敬宗,弘文馆学士李义府上奏,如今国有正嫡,国本未正,非国家之福。

    正在与老尚书请教,就见有吏的书令飞奔而来,告知二人今日朝上大事。

    姜沃前甚至浮现了一幅画面:许敬宗李义府两位,可能此时正在家中奋笔疾书,连年夜饭也顾不上吃。

    时有制,士登科,朝廷将发‘金大帖’以表。

    改元显庆

    各地学都在京中,朝中还是以安稳为上。

    好在许李二人上奏虽急,也甚合皇帝心意,但皇帝未急。

    奏请陛改立嫡

    皇帝诏:以皇太忠为梁王、梁州刺史,即日京赴任。立皇后代王弘为皇太。[2]

    只是……

    毕竟,自从上次他们参奏孙无忌谋反不成,就总有心病和焦虑,觉得未彻底切中帝心,生怕皇帝心里给他们记了一笔。

    吏侍郎院。

    姜沃从敞开的窗中望去,就见在院中专注侍草的王神玉。只见他官服外了一件麻布衣,显然是很有摸鱼经验。

    他们二人必然会抓住这次机会,顺应圣意。

    风和景丽,木扶疏。

    此时王老尚书看着鸦雀无声,正在士科考试的都堂,心升起些不满:许侍中这也太急了吧,这还在贡举期呢!

    若是一时圣人有召,或是要见其余朝臣,有这样一件外罩衣,就不怕不慎脏了官服失了官

    金,是吏官方认证的士登科的吉报,又有吏大印、考官的押字于上。

    百官拜贺东

    此时此刻,姜沃临此光,在满院清幽木香气中,于‘金帖’上端正写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