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7节(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因而在许多拎不太清的朝臣里:皇帝不令太理政,只是因为太年纪不够。那继续等吧,总不能太都成年了,政事也依旧握在皇后手里吧?

    然而东属臣们还没等到太代掌政事,倒是先等来了皇后设立‘北门学士’。

    起初,没人把‘北门学士’当回事——

    所谓北门学士,是因其衙署在北门,离禁中更近,紫宸无需从南门,一路穿过各个署衙才能到(即上官仪晨起走的这条路)。

    北门学士,官方称呼是‘昭文馆学士’。

    里的学士,也本不是什么朝廷重臣,原先只是一些从五品,甚至六品的弘文馆官员。

    皇后最开始设此‘昭文馆’,诏令之上也只说是为编纂书籍。之后两三个月,昭文馆确实了几本书,比如《臣轨》、《百僚新诫》。

    文如其名,是论述何为忠臣能臣,令百僚借鉴警醒的。

    之前皇后亲手写就一篇《外戚诫》,用来约束自家亲戚,朝臣们还是称赞的。但等到皇后开始令人修书训诫百官,就有朝臣觉得不舒服起来了。

    更令某些朝臣更难受的,还在后面——

    因北门学士禁中更便捷,且又皆擅书写文章,皇后竟然渐渐开始令他们草拟诏诰。

    以至于现在,帝后之圣意,若要拟诏,不一定非要经过中书省。

    上官仪的不满不忿就来自于此:他觉自己的职权被人抢了!

    北门学士是什么来历?不过是些职位低末的小官,竟然因被皇后中,就能拟诏这等要事?

    那置三省于何地?

    上官仪也曾将对此事的不忿,上禀两位上峰。

    然而两位中书令里,杜正对此事不置一词,上官仪提了两回,杜中书令都毫无反应。

    而另一位新中书令的反应,则更令上官仪憋闷——

    龙朔二年底,王老中书令因年近八十,以年老致仕,新任中书令乃原吏尚书王神玉。

    王神玉了上官仪的上司后,简直给上官仪整的没脾气了:这位是什么消极怠工的祖宗哟!

    上官仪去向王神玉汇报‘北门学士’逾越职守之事,就见王中书令着麻衣在修剪卉。

    听他说完后,三言两语就把他给打发了,虽然言辞很风雅,但话中之意却很明显:好你自己,若是闲了就去多整文书。

    上官仪:……

    他怎么摊上这样的上峰!

    “唉,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属?”

    上官仪对王神玉很不满,殊不知王神玉对上官仪也烦的很。

    每回大雨后,王神玉都会回到吏来,替姜沃看一看那株山茶有无被雨冲坏。

    这回雨后,他照旧过来吏

    此时王神玉边细察木,边与姜沃说起上官仪来:“他兼中书省与东要职,不说好自己谨言慎行,倒是成天想把伸到北门去,看看昭文馆学士有无拟诏。”

    “与他什么相!”

    王神玉手上对叶很温柔,中语气却有些冷:“说到底诏令皆自圣意,无论是中书省拟诏,还是北门学士拟诏,都是‘代圣人拟诏’。”

    许多朝臣大权在手久了,总忘了权力来自于他的官位,而不是他自己这个人。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