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0节(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于是上月里,姜沃手上就常着一串七宝佛珠,李显似的时不时念两句佛。

    直到李淳风见了,认真问弟:“你还记得咱们师门是家一脉吗?”

    姜沃:……

    李淳风便给了弟一串他珍藏的珠,共八十一颗桐珠,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意。

    于是姜沃就改了习惯:以七日一回,一带着佛珠,二四六带着珠。第七日给自己的功德放个假。

    崔朝看着她每日换珠:我不太懂,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然他也只是笑,看着姜沃今日挑了家的珠带在上,温声问:“你定了冬宴诗会之事,到齐州地界就办?那我今日就写一写名刺。”

    姜沃颔首:“好。”

    麟德二年冬。

    姜沃终于办成了她梦想中的日宴,不,应该是冬日宴。

    在确定封禅之事后,皇帝曾过一帝诏:天诸州,才俊彦,皆举送京,为封禅事一路诗文为纪。

    除了本就在国监的骆宾王和杨炯,卢照邻是奉命回京,王则是被当地刺史(也就是他亲爹)趁此盛事良机举送京。

    这一年,王十六岁,杨炯十五岁。

    初唐四杰,终于集齐!

    姜沃禀于二圣后,遍发名刺,办了她朝为官来第一场诗会。

    帝后均应席。

    曾几何时,她第一次接到太史局之外的朝臣,便是一场岑相办的诗会。

    如今,她也成为了办诗会的宰相。

    因她为尚书右仆又兼任吏尚书,本就是朝堂中在选官之事上话语权最重的人之一。

    此番姜相风声来要办诗会,诸多应命京的才、随驾的年轻朝臣并国监学,俱是掌准备于诗会上大展才华。

    可谓是应者如云。

    稷诗会

    齐州。

    南临泰山,北濒黄河。

    文化亦源远

    诗会就选在大名鼎鼎的‘稷’旧址来办。

    稷,始建于齐桓公,是古往今来第一座官方等学府。其兴盛之时,包罗万象,诸百家学者皆在其中,无数璀璨思想纷然碰撞,彼此收,产生了无数千载传的思想与论著。

    荀便曾三担任学的祭酒之职。

    姜沃选在此办诗会,也是虔敬先贤之意。

    她也早知,稷的旧址,此时是一片隶属齐州官衙的梅苑,其着十数品上千株梅树,正是办冬日宴的好去

    信息来源——王之父,齐州刺史王福畴。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