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0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她与婉儿之间没什么秘密,甚至在姜握知这件事前,太平就先从婉儿听说了。

    这两人能对付就怪了。

    但这,就加大了他撞上李敬业的几率。

    确实是无话可说。

    但若是仗着欺负人,就

    宁拂英又想起了李敬业千叮咛万嘱咐的骆宾王。

    宁拂英回神后问:“这件事是如何解决的?”

    她直接问到了提此事的小娘们脸前。

    要论份,不得单独给她这位小公主开一座学校?

    此事就此过去。

    中间的是太学,得五品以上‘实缺官’(爵位郡县公级别)的

    这些话到了上官书令那里,莫不是,还得大司徒或者安定公主面?

    最等的国学:非得文武三品以上朝臣(爵位得国公以上)的孙才有机会学。

    没错,正是太平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学能不能监读书,而学后又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度,全看自己命好不好,能不能啃到祖父或是父亲。

    也是多亏了姜相和时任国监司业的崔正卿,骆宾王才能时常去国学和太学旁听学习。

    姜握得知后,还单独嘱咐过曜初和婉儿:毕竟在此时,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这观念是不可能一改变的,这鸿沟也不是短时间能抹去的。

    那些自矜不愿意与‘庶民’同班的官家小,在被圣神皇帝的掌上明珠质问过后,均哑无言:……好像很有理。

    毕竟论起能啃的祖父,宗一朝(甚至延续到本朝),都无人能超过李培

    “我都没有论要求搞特殊,更没有看不起人——这学校里,居然还有人敢?!”

    我都不,你们怎么敢的?

    这些朝臣家的小娘,若只是有自矜自贵的心思,亦或是家里教着她们说这些话的,那还可教。观念不同,心地不要坏,年纪还小就都可以教导。

 国监是怎么分班的,她自然清楚,那就是来分的——

    说起命好……宁拂英立刻想起了自家那位。

    怪不得掐架掐到如今。

    太平当即就对婉儿:“这小事,何必惊扰姨母和,让我去问问她们。”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宁拂英听李敬业说过(作为‘宿敌’李敬业非常了解骆宾王),骆宾王连监四门学的机会,都是当年通过卢照邻,把自己的诗文行卷送到了时为吏官员的姜相那里,才得以学。

    一个却是贫寒,学问再众也只能在最低的四门学里读书。

    一个是英国公嫡孙,每天左牵黄右擎苍只喜,读书平平却也能在‘最等’的国学里呆着。且就算在‘官二代’云集的国学里,因英国公的缘故,他也是最尖的二代,还是所有人都让着他。

    说来,这两人从年少时就不对付,正是在国监就结的梁

    太平的反应是惊讶,真的很惊讶。

    最低的是四门学,也得文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而且也只有四门学,对家无官职者敞开了一,规定‘庶人为俊才者’可破格考四门学。

    祝明乐笑:“是太平公主,一句话,就让那些朝臣家的小娘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