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3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若是联姻对象年纪小,想定娃娃亲,也都广有人选。

    什么?

    怎么陛今日也用起来。

    松窝继续呆呆:“可陛,我们赞普是独生,并没有姊妹可以联姻。”要是朝中有同胞公主,倒是跟上国王合适的。

    是,我们是说‘愿建君臣舅甥之谊’,言辞中提上国的外甥,但这实际上是代表想跟上朝成为君臣、辈晚辈的关系。

    帘后走来的李文成不免一笑:这不是姜握常拿来问吏尚书狄仁杰的话吗?

    是我多年苦学的汉语,还不到位吗?

    封个郡王之类的(亲王都没打算封),也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王了。

    松窝呆住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虽说从皇后起,圣神皇帝就把武家人扔到各个边地去,但并没有扔完就不了——大件垃圾扔了,总得注意不要影响环境。

    若没有,就罢了。

    松窝:……

    武氏宗亲可送去和亲的儿郎这么多,可见……

    她摆手打断在错误路上努力阐述理由的吐蕃使臣,只:“朕之意,是令王和亲吐蕃。”圣神皇帝开始面无表非常自然地掰瞎话:“宗亲中,有不少资质上佳的儿郎。”

    她还未说完,就见圣神皇帝举了举手的奏疏:“朕正好在看,吐蕃使臣请和亲,虽是前日私与鸿胪寺官员禀明的,却也让突厥闻风而动。”

    见松窝已经没法正常思考,圣神皇帝就让他先走了。

    松窝跟随行来的鸿胪寺译官再次确认了一遍后,大脑飞速运转了几圈:王和亲闻所未闻,虽听起来似乎很正式,但,但问题是……

    文成看的也清楚。

    陛缺什么?

    “陛,我们吐蕃赞普,也是男人啊。”

    吐蕃使者一脑袋蜂窝离去后,圣神皇帝重新取过朱笔,并对帘后:“文成,你怎么看?”

    但这事,就没必要跟一个外人解释了。

    文成着的兵事、火铳事,以及即将年后开学的军事学校,桩桩件件都比这个重要。

    圣神皇帝把这份奏疏搁在一边:“无妨,武氏宗亲还多的。”

    突厥使节也上书求和亲。

    尤其是随着她越走越,总得注意,不要让这些人为祸一方。

    倒是文成,见皇帝有结束‘和亲’话题的意思,不由:“还有一事,突厥……”

    “罢了,这件事就给鸿胪寺吧,你有闲暇的时候盯一度,没空也就罢了。”

    主打一个‘冤家对手’有的,我们也得有。

    蓬莱殿。

    “松窝如今,也算是吐蕃的‘论’(宰相)了。”文成想起与她打过的吐蕃前几位宰相:“与禄东赞与其赞悉若、钦陵,确实不可相较而论。”

    圣神皇帝此意,只是告知吐蕃使节:要和亲,反正她这里只有王,没有公主,你们那边自己对付个合适的对象来吧。

    因此圣神皇帝也就知,武氏宗亲这些年,还真繁衍来不少。

    松窝说完后,就见圣神皇帝再次摆了摆手。

    圣神皇帝说什么?

    他的脑袋彻底成了蜂窝。

    而不是,绝不是要给我们吐蕃赞普(王)找个后爹啊!

    她倒不是非要跟吐蕃王太后和亲。况且她觉得,人家摄政王太后,也未必看得上武氏‘王’。

    “不必非与吐蕃赞普和亲。”两国联姻,又不是非得嫁与王本人。

    先不算堂的那些,就光说两个亲侄,如今都才三四十的年纪,每个人膝就都有好几个儿了。再加上那些堂侄,以及他们的嗣,真可谓能到各个年龄段的和亲预备役都有——

    若联姻番的掌权者喜成熟的,便可以将侄辈这三四十岁的送去,若喜年轻的,侄孙辈更多的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若换了那几人来,哪怕面对这些句句状况外的提议,也不至于一脑袋一样就走了。

    圣神皇帝确实没把这当成什么大事。

    圣神皇帝略顿了一息后,问:“吐蕃王太后,也寡居数年了吧。”

    哪怕是结两国之好,哪怕是他们求的和亲,但他们的王,应该不想跟男和亲吧。

    死去的先王兼夫芒松芒赞还在盯着我呢!

    当年把她们赶家门的异母兄,都俱已病故,剩的武氏宗亲,便都是圣神皇帝的晚辈了,如果血缘算,便是两个亲侄(异母兄的儿),还有几个算是五服的堂侄。

    圣神皇帝今日叫李文成过来,并不只是为了让她在帘后看看‘王和亲’事,更多是让她作为对话外的旁观者,观察吐蕃使臣的态度。

    “臣看来,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