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62节(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而这些年,神都中除了专门的女私塾如雨后笋般冒来,也有越来越多有大儒坐镇的书院、学堂放开招收女学生。

    有时候,杨小藜觉得这十来年过的太充实,太快。

    一天天过去的时候没察觉到什么骤变。

    但有时候格外去回忆年少事,才惊觉变化之大,令她这亲历者都有些不敢相信。

    甚至晚辈们听了还觉得是‘奇异故事’。

    比如她现在休沐日去刘筠刘校(殷王妃)的县学兼职代教,作为三级研究员,给学生启蒙格致之学。

    当然,杨小藜不可否认的是,因刘校给的钱多能够补贴家用多还贷款,她才休沐日愿意来回跑。

    而今晨,杨小藜在教室里,跟一个和她当年一般年纪的八岁小女娘说起‘老师当时还犹豫要不要去上读书’时,得到了学生不可置信的神。

    那小女娘明显家境殷实,听杨小藜说完后就捧着书本嘟囔:爹娘送她来读书,每日都恨不得拎着她耳朵告诉她好好念,多少银钱买书和笔墨都没关系,只要这辈读一读书,就光宗耀祖啦。

    于是那孩小大人似的叹气:“可惜我没赶上杨老师的好时候。”

    不然就直接去念书啦!

    杨小藜不由笑了:是,她赶上了好时候。

    但……前的孩们,赶上的如何不是更好的时候?

    杨小藜换过家常衣服,取发上赶路时扎着的包

    杨母在旁给女儿递了一杯温的饮,也有些心疼:“你平日要在城建署当值,每攒几日休沐还要赶到东页谷县的女校去教书,也太辛苦了些。”

    杨小藜笑:“早些将署中银钱还了,心中不就踏实了?”

    其实她如今的俸禄母女两人吃用舒坦绰绰有余,但因‘背着贷款’,她知母亲总是减省的。

    她的午膳都是在公厨吃,母亲自己就吃的特别简单,有时候吃个饼上自家的几块酱菜就过去了。

    “阿娘,东页谷县的好豆腐,原先夏日不好捎带,如今天凉来了,我就带了些回来。”

    “我先送些好的去刘。”

    宵禁是指坊外的大路上,夜间不得有人走,坊是无妨的,甚至坊还有铺彻夜开着。

    而这些年,杨小藜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送去给当年的抄报铺副事,也就是告知并鼓励她去上学的刘一份。

    听她提起刘,杨母忽然一拍手:“我真是老糊涂了,这么要的事儿都忘了说。”

    “你不该拎豆腐去,应当拎些正经贺礼去——你刘升了,不再是洛抄报铺的总事,从后日起,就要去大司徒府上史官去了!”

    “啊?”

    杨小藜这一声‘啊’里,先是惊喜,再就是迷惑了。

    史官……宰相府哪有史官?

    便是照爵位算,也得公主、亲王、郡王等府上才有史。

    杨母:“官场上的事儿我不太懂,你自去问吧。”又:“四礼都给你备好了。”

    她虽对自己减省,但在女儿的事儿,尤其是正事儿上,倒是从来不省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